音響系統中沒有技術指標的是音響線材。對於音響線材,更力劉先生說“結構資料是音響線材出好聲的關鍵,導線材質的純度是基礎,缺一不可。”他也拿不出線材的技術指標來。
大多數發燒友對音響器材的工作原理、線路設計、不同的元器件對聲音的改變都很熟悉,有的發燒友對其還有很強的DIY能力。對只有導線組成的音響線材的工作原理、技術資料、品質指標所知很少,有些廠商會給些宣傳誤導,試聽誤區。評價任何音響線材的聽感指標,老話題,還是要靠聽。
音響線材首先應該有音頻全頻的平衡壓降,是線材全頻帶負載的能力。如果不帶負載,任何一條導線的頻寬都遠遠大於音頻頻寬。第二,線材應該要有很好的解析力,各頻點聲音的細節、質感要能分辨出。質感是樂器主體材料特有的聲音。我認為,音響線材有這兩條,就是不錯的線材了,其他的聽感評價指標也就不會差。
不同的CD碟記錄相同的樂器演奏,會有不同的聲音效果,試聽器材和線材要用好的碟。
評價一條音響線材,應該在不同品質線材搭配的系統中試聽,比如,一條解析力不好的線材,音響系統與之搭配的線材解析力都很好,這條線材的表現、評價都會不錯,這是試聽誤區。一條解析力好的線材和一條解析力不好的線材在音響系統中,與之搭配的線材解析力都不好,兩條線材的差別就很明顯。線材的其他聽感指標也都有一定的互相替代現象。
線材的量感平衡指標,應該是指系統中所有線材搭配、指標互替後,使所搭配的音響器材出平衡聲音的能力。離開音響器材,任何音響線材的聲音量感平衡都是很難表述的。如果一條線材量感平衡了,比搭配的器材量感小了,這條線材只能勉強使用。如果一條線材搭配音響系統,中頻不錯,高頻、低頻有欠,由於人耳朵等響度曲線對中頻段比較敏感,可能感覺不錯,低頻松,中頻飽滿,高頻飄逸。但是,聲音要真正平衡,對這條線材,要搭配高頻、低頻多一些,中頻不錯的線材,這種選擇可能性比較小。
音響線材所有的聽感評價指標差別不能太大,大了會給線材之間搭配互替帶來困難,重要的是可能成為正確調音的瓶頸。如果說,我喜歡這樣的聲音,那也無可厚非,發燒是個人的事。
更力劉先生把音響線材的聽感評價指標分為個性指標和共性指標,個性指標是與量感有關的指標,共性指標是線材的品質指標,個性指標可以有不同,共性指標必須要好。
更力劉先生說,“音響系統的調音,主要的方法就是線材之間的聽感指標互替使之正確搭配器材。”一套音響系統,選擇、搭配音響線材,比選擇、搭配音響器材更重要,選擇搭配起來也有許多困難。
有不對的地方,請發燒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