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測試會有一個瑕疵,因為你知道每一次播放都是換了一首曲子,
換了一種格式,所以如果我們心理預設兩種格式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人耳在聽的時候,就會去萃取當下注意力捕捉到的幾個特徵,
並且將它強化,譬如說一開始捕捉到的幾個印象覺得應該是比溫暖,
就會特別去強化溫暖這個印象,這樣越聽就會越覺得確實是比較溫暖.
請不要以為我上面說會有心理強化的現象,
是在嘲笑說有些人有"心理作用",或者是"幻聽",
其實這種強化作用是很正常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
譬如用耳機開啟crossfeed效果的時候,
會覺得低音減弱,這不是因為crossfeed效果器本身會減弱低音,
而是因為使用耳機的時候,本來低音只會獨立從左右兩耳進來,
兩邊接收到的低音不一樣,
我們人腦會對這種特別獨立不同的訊號加強處理,
不知不覺就會放大它的效果,感覺低音就會比較強.
當使用crossfeed之後,
兩邊的低音個別會混入一些另一邊聲道的低音,
這樣兩邊都有相同的一部份低音刺激,
不再是特別獨立的,這樣我們人腦就會減低對它的反應,
所以我們就會覺得低音變弱了.
這是每一個人親身試驗都會發覺的明顯現象,
所以心理作用是很正常的,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我們日常生活能夠正常運作,還得要靠這種心理作用.
言歸正傳,
我覺得每次聽起來確實是會有非常小的微妙不同的差異,
因為我們人的生理現象會影響聽覺,
有些人可能感受會比較深,譬如說早上起來聽音樂和晚上聽感覺不同,
天氣冷的時候聽音樂和天氣熱的時候聽音樂感受不同,
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耳朵好像塞住了,會有一段頻率聽不到,
聽聲音都變得很扁平,很乾澀,很刺耳,很難聽.
所以我們的生理情況會影響我們的聽覺感受甚巨,
而我們的身體情況又時時刻刻都在不停的地變化.
再加上還有周圍環境的干擾,譬如說燈光明暗的變化,
空氣濕度,溫度的變化,頭部姿勢角度的變化,
每一項因素,其實都會影響我們的聽覺感受的不同.
所以我覺得其實我們每一次聽,感受都是不同的,
都會有很細微的差異和變化,只是這個差異很微細,
如果我們沒有提起心思特別去注意,不會發覺其實有不一樣.
但是當我們很努力在做A/B Test,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時我們會很專心的去分析我們兩次聽到的聲音,
結果會發覺兩次其實有一點微妙的不同,
只是很可惜我們人對聽覺的記憶力很有限,
聽過去之後最後能記憶起來的只剩萃取出來的幾個強化過的"特徵",
所以當我們去比對的時候,就會加強這個特徵的部分.
所以小弟個人認為,兩次聽起來確實是會有不一樣的地方,
但是這跟wave,flac的格式差異無關,
而是我們人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現象.
所以小弟認為wave.flac播放起來並不具有特徵性的,
可供分別描述的差異,譬如說wave比較豐潤,flac比較乾澀,
並不存在這種特徵性的差異,
而是我們將每次播放聽起來都會有的微小差異,
加以強化萃取,抽出其中記憶的"特徵",所造成的聽覺"印象".
所以最好測試的方法,還是用隨機播放的方法,
讓你根本不知道現在到底換了一下首沒有,
還是根本還在播同一首.
用foobar2000可以很輕鬆的做到一個人的盲目測試,
首先先把要測試的wave,flac加進空的播放清單,
然後把foobar2000縮小到工作列角落的通知區域,
在foobar的圖示上面按滑鼠右鍵,選擇Random,
這時右鍵功能表就會消失,同時foobar會開始隨機播放.
聽完以後在紙上寫判斷結果,接著在圖示上按滑鼠右鍵,
如果曲名有tittle這時foobar快顯功能表的最上方就會顯示
播放的是哪一首,可以比對答案;如果曲名沒有tittle,
滑鼠右鍵後選properties也可以看到檔名.
比對完以後再按Random,就會繼續隨機播放下一首,
然後再重複比對,反覆做20次以上,看最後測試出來的結果,
就可以知道wave,flac有沒有具有特徵性的,可供分別的差異.
如果做出來的結果是無法分辨,
也只能證明wave,flac之間不存在特徵性的差異,
但是說不定每次在播放上真的有很微細的差異,
因為我們每次聽,每次生理和環境狀況都不同的緣故,
所以都會有微小的不同,只是這個不同和檔案格式無關.
甚至,也有可能真的和檔案格式有關係,
因為兩者在播放上CPU的負載不同,整個系統的loading不同,
消耗的電源功率也可能不同,既然有變因不一樣,
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聲音的變化,
只是這個變化可能不具有原本我們所認為的"特徵性".
如果有人做出來的結果是可以分辨,
那當然就無話可說,wave,flac肯定有可供分辨的特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