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technica ATH-E40長期使用評測 : 樸實但蘊含實力, 人聲取向的監聽耳道E40是鐵三角近年來於低價位動圈耳道中難得的佳作之一
也是調音, 人聲韻味與染色上繼承鐵三角一貫傳統的女毒耳道
音響性以動圈而言為優秀, 除了推挽動圈特有的共鳴殘響失真外可以說是沒有明顯的缺陷
我對於E40的主要感想, 至今仍與上篇評測完全相同
這篇長期使用感想會將重點放在E40本身的搭配, 以及與E50/IM02等相近價位耳道的比較上
參考評測
[試聽+開箱]鐵三角ATH-E系列新耳道初聽感想補完
viewtopic.php?f=25&t=115589&start=5100#p1148775主觀性能評價
http://sheryl.tw/aztower/ShowDevice.asp ... EVIEWID=48象牙塔網站評測連結(最近系統會改版)
整體評價 ★★★★☆ 92
價位帶下擁有極有韻味的女聲表現與完整的三頻分布
低頻 ★★★★☆ 82
下潛深,解析良好且收放快速. 量適中無過量的刺激感
中頻 ★★★★☆ 90
中頻略暖具有相當的厚度, 綿密但收放快速略具磁性感
高頻 ★★★★☆ 88
高頻細膩高解析,延伸與透明感皆好. 表現上較為滑順帶有一定的染色
音響性 ★★★★☆ 90
動圈耳道中音響性優良,解像度與分離度皆有良好表現
人聲表現 ★★★★☆ 93
人聲清亮,透明,細膩且厚度十足. 沒有齒音, 略帶磁性迴盪音感
樂器表現 ★★★☆ 75
因整體有著中程度音染, 樂器有著較重的染色
解析度 ★★★★☆ 90
解析度優良且整體聲音細膩柔順
分離度 ★★★★☆ 85
聲音的細節分明, 但遠近關係則不明顯
音場定位 ★★★★ 80
音場定位立體,但遠近感較不明顯
音場大小 ★★★☆ 65
音場大小為中小型, 聲音包圍感較重較無開闊感
音染程度 ★★★★☆ 90
音染程度為強, 人聲以及樂器都會經過一定染色
CP值 ★★★★☆ 95
CP值極為優秀
E40搭配FOSTEX HP-A8
E40搭配FOSTEX HP-A8與Audio-technica AT-HA5000
E40搭配ONKYO DP-X1
E40搭配TEAC UD-301
ATH-E40的前端搭配在購入E40後,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使用SONY Walkman Z1070來搭配E40聆聽
這樣的組合是平均良好的. 雖然Z1070已是幾個世代前的播放器, 但在調音與類比調教上仍相當不錯,
推力不比黑磚但比起之後的SONY A系列仍有優勢
當然, 為何不拿E40搭配手上的DP-X1絕對會是讀者們的疑問
在之前的聽感中, 我感受到E40與ONKYO DP-X1並不是那麼的搭配, 暖聲播放器加上暖聲耳機, 使的人聲過近染色過重分離度也隨之被埋葬
而在後來的日常聆聽中, 我發現DP-X1的預設EQ : flat 能夠對於E40展現相當好的適性
在我一開始使用DP-X1時曾經感到那們, 既然沒開EQ那不就是flat嗎? 要這種等於降低兩倍音量(-6dB)的EQ是有何用?
後來漸漸發現flat能夠有效的降低DP-X1對於低中高頻的染色特性, 使的人聲的距離不再那麼靠近, 聲音的艷麗度也可以被有效的降低
當然, 這樣EQ操作的手法絕對不比原本調音上就較為清染色, 甚至是無色無染的前端
但DP-X1在這個設置下聆聽E40的表現可圈可點, 調音上完全不輸給Z1070外, 解析度與音響性能也有顯著的提升
除了隨身系統外, 也試著將E40搭配入門級的DAC一體機TEAC UD-301與中價位一體機FOSTEX HP-A8(Gain 0dB/2dB)
由於兩者搭配聲音十分相近, 所以聽感就一起寫
搭配家用系統下, 即使Gain調整為最低仍能夠呈現比隨身播放器好上不少的氣勢感
多數動鐵/動鐵耳道直插家用耳擴, 往往會有中低頻肥厚, 分離度降低高頻暴衝的傾向
但很意外的是E40對於家用系統的適性良好, 低頻與中低頻的結實感與制動感被大幅的增強,
但以降的中頻中高頻相對的不受到過多的影響, 仍然能夠呈現帶有韻味滑順的聲音
與隨身播放器相比, 家用系統驅動下的E40更為犀利, 具有更強的能量感
但相對的纖細感較為缺乏, 詮釋女聲的透明感會有所不足
若與DP-X1相比, 考量到E40本身對於人聲特化的調音特性
我仍認為E40較為適合小/中推力的隨身系統
Burn in對ATH-E50帶來的聽感差異入手E40算起來已經過了兩個月, 在我手中也經過了充分的burn in(大於200小時)
幾次機會比較了日本各電器買場所陳列展示的E40
因為E40並非鐵三角所主打的一班顧客取向耳道, 往往放在較不明顯的位置, 鄉下或是中型的電器店往往根本沒有陳列
相對之下我推測並沒有經過完整的burn in, 當然我也無法準確預測它們到底被聽了多久就是了
但很確信的是burn in前後確實有不同, 賣場展示的E40整體的聲音較帶有毛邊, 聲音的純淨度略微不足
聲音不至於粗糙但比起自己的burn in過的E40確實較為欠缺滑順感, 也更容易帶有不應存在的附帶音
這樣的聽感與我擁有的動圈耳道的burn in經驗雷同, 如EX1000與FXZ200, 以及更早的FXD70與EX600, EX90SL等
與ATH-E50, ATH-IM02的比較E40與E50身為E系列的入門機與中階機, 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調音思維
E40使用的推挽雙動圈單體也與E50所使用的全音域單動鐵有著極大的差異
兩者與其說是「上位與下位」的關係, 倒不如說是走向/用途完全不相同的耳機
在說明兩者的具體差異之前, 我認為有必要先詳細說明E50的聲音特性
E50的聲音為「平衡, 高解析, 監聽偏樂器取向」
雖然E50僅有使用一個全音域動鐵單體, 但其低頻, 中頻與高頻的延伸與平整性令我驚異
整體的重心略為偏高(中高頻仍然較為搶眼),
但低頻並沒有到欠缺的程度仍維持一定的量, 唯下潛不比3動鐵耳道的E70與IM03
這是在單動鐵耳道上所僅見的廣頻寬, IM01完全無法比擬,
而我過去曾經推薦的Creative Aurvana In-Ear2雖然維持了基礎的三頻均衡性, 但包含頻率的完整度仍輸E50
E50與IM02相比, 則IM02的整體調音重心比E50更偏向中高頻.
聽感上往往會如纖細的中頻, 透明且染色的高頻, 最後是僅有些許點綴量不足的低頻
但相對於E50, IM02的高頻音響素質是勝出的.
先不論染色喜好與否, 具有獨立高頻單體的IM02在音響性能仍有先天優勢
聽感上最高頻的延伸, 空氣感與解像力都略勝E50一籌
可以說IM02在高頻上贏E50, 但在低頻輸給E50
E50與E40相比, 則E40擁有鐵三角動圈耳道中相對完整的低高頻延伸,
中頻則因為針對人聲的染色具有相當程度的厚度與綿密度
先不談重點在人聲染色的中頻. E40的低頻具有上位動圈所該具有的下潛深度, 氣勢規模感與尚稱良好的反應速度
當然, E40的低頻與CKR100/CKR90相比自然劣勢, 但若與市面上眾多2萬至3萬日圓的動圈耳道相比, 則並沒有特別不足之處
聽感上E40的低頻頗為充沛, 但低頻率的收束做的相當不錯完全不會汙染中頻
與E50相比, E50因為受惠於良質高解像力的全音域動鐵單體, 低頻的解析度與速度感好於E40
但下潛深度, 氣勢感, 量感與低頻所營造的音場立體度上是輸給E40的
E50高頻與E40的高頻對比則是見仁見智的喜好, 「喜歡動圈的聲音還是動鐵的聲音」「喜歡染色還是監聽」
E40的高頻延伸在動圈耳道中可說是可圈可點的漂亮, 除了傳統鐵三角對於中高頻的染色外, 對於女聲齒音的抑制同樣也拿捏得十分得當
這些素質的呈現使的E40的高頻聽起來滑順, 舒服不刮耳, 解析度不比高階動鐵, 但該有的細節與質感仍能夠呈現道一定的品質
當然, 若與同樣帶有高頻染色的IM02相比, 我認為IM02的高頻是更為勝出的
與E50相比, 則在音響性能上E50的高頻更勝一籌, 但音樂性E40維持的相當不錯.
或著換個角度來說, 在動鐵耳道上高頻比E50好的俯拾皆是, 但在動圈耳道上高頻明確勝過E40的確不是那麼好找了
E50的音場為中型立體, 比起E40以及IM02來說都大, 聽感上的寬廣度與E70並不相上下
音場上與E40/IM02差異較大的是E50的人聲定位較為後退, 聽感上約略站在5至7公尺處歌唱
且人聲的位置與樂器幾乎站在同一線, 較無法清晰判斷其縱深位置.
聽感上像是一排樂器夾雜人聲在前方擺開, 樂器與人聲的分離度尚可, 但多種樂器齊發下難免顯得壅擠與互相干擾
相較之下
E40的音場雖然屬於中小型, 但立體感與縱深感卻營造的相當不錯
IM02的音場比E40更小, 樂器縱深也稱不上明顯但是有著相當不錯的立體定位感.
音場像是繞著頭部般從後方傳來的聲響清晰可聞
若要以音場素質來論高下, 其實三者勝負不大各有所長.
在擅長音場營造的動圈耳道如EX1000/CKR90前都要敗下陣來
人聲染色上當然就是E40/IM02的專長
IM02擅長具有空氣感, 穿透感與細膩透明感的女聲營造
而E40則相對擅長具有中頻厚度,韻味, 綿密與慢速的女聲營造
相較之下E50的女聲表現則相對的平舖直述, 幾乎沒有染色
人聲位置也不靠前, 維持著一貫的風格與解析忠實呈現
樂器演奏上則又回到了E50的擅長場面, 樂器的質感與細節得以正確顯現
但前述的音場縱深較受到侷限, 樂器與樂器間的分離度比起高階多動鐵仍有不足之處
小結歸納一下
E50是一隻忠實監聽適性, 不帶音染且三頻均衡解析良好的單動鐵耳道
E40則是帶有中重度人聲/中高頻染色, 三頻充沛, 動圈範疇下解析良好的耳道
IM02則是中高頻帶有染色, 音響性解析度優秀, 小音場的人聲取向雙動鐵耳道
三隻個性皆有所不同, 以我的主觀來來說並沒有明確的好壞
因為拿E50不能取代IM02, 拿IM02也無法取代E40
由於法律並沒有規定你我只能買一隻耳機隨身使用
喜歡三者的聲音各買一隻湊齊隨心情帶出門即可
若一定要用「樂器」「監聽」的角度出發, 我覺得多少顯得狹義
若認為E40的人聲染色毫無價值, 這只能佐證本來就不喜歡這樣的聲音
或許聽感上會更傾向選擇靠近歐系大廠, 較在日系器材上得到救贖
與ATH-CKR10相比較試聽狀態: E40經過約20小時burn in, 而現場CKR10與CKR9依展示狀態及期間判斷應已充分run開
搭配播放器1: ONKYO DP-X1, Normal Gain, Digital Filter:Sharp
搭配播放器2: SONY Walkman Z1070
這次測試的目的則在於測試E40與CKR10的音樂性, 音響性走向的不同
以及確認其基礎素質是否確實超越CKR9(非LTD)
E40與CKR9LTD在我的聽感印象中是相像的
當時CKR9LTD剛發表展示時, 我花了許多時間在CRK10之間來回試聽
並且最終推薦了CKR9LTD給喜歡女聲染色韻味的讀者
或許是經過充分burn in的緣故, 與E40相比CKR10的聲音較為偏中高頻, 音色較為清澈中性
CKR10人聲不算遠但也不算近, 人聲結像點在距離聽者約五公尺的面上,
較為感受不出歌唱者的具體立體位置, 人聲厚度適中但密度稍微不足
比起CKR10, E40的人聲結像較為凝聚, 位置也向前了不少
不只是中頻, E40在全音域的聲音密度都比CKR10來的高, 且如我之前開箱聽感所描述的
E40把中頻,中高頻以及高頻都染成一種奶油滑順的味道, 非常的有韻味
其實類似的走向也可以在A900LTD與A900TI這兩隻耳機上感受到
鈦框體的A900TI聲音密度較低,清澈但解析. 與暖聲韻味滑順的A900LTD成強烈對比
相較之下, CKR10則反而比較像是監聽定位的耳機(但其實他並不是,理由後述)
但現階段下, CKR10在中頻以降的解析度和分離度是略為勝過E40的
當然, 我手上的E40並沒有burn in完成, 這段文字僅能陳述當下的聽感
但鈦框體的CKR10解析度略高其實在鐵三角耳機中是非常合理的推測
另外談一下CKR10/9LTD/E40這種推拉動圈單體在中低頻上的共鳴
為什麼在CKR10上比較明顯, 而在CKR9LTD/E40上比較不明顯的原因
反覆試聽容易引起該頻段共鳴的打擊樂器演奏後, 我發現CKR10的低頻曲線較為突出
如果以 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 的量而言, 大約是6-6-5-5-6的程度
而共鳴多在中低頻到中頻頻段產生, 相對的較容易察覺
而E40的三頻則為 6-4-6-5-5 , 中頻人聲相對突出,而中低頻相對被抑制
即使同樣產生不協調的共鳴, 對於整體音質的影響相對的較少
其餘三頻表現上, CKR10與E40也有若干差距
而這個差距與我印象中CKR9LTD與CKR10的表現差距十分類似
音場:CKR10音場較大
CKR10:★★★
E40:★★☆
分離度:
CKR10:(中低頻)★★☆ (中高頻)★★★★
E40: (中低頻)★★★☆ (中高頻)★★★☆
音染程度:
CKR10:★★☆
E40:★★★★
整體而言, CKR10的音響性能在中頻以降小勝於E40, 而E40則在音樂性以及人聲取向上勝過CKR10
加上可換線, 較為容易搭配平衡播放器這點增加了不少可玩度
其後, 在網路上找到一張2ch網友所做的E40/CKR10的頻率響應比較
圖片出自
【オーテク】audio-technica【イヤホン】Part.37 [無断転載禁止]©2ch.net
http://hanabi.2ch.net/test/read.cgi/wm/1455897096/756-n雖然2ch為匿名討論版, 但該測試應為日本相當資深的耳機評測者, 通稱「ヘッドホン廃人」的He&Bi所量測
He&Bi長久以來都以主觀聽感輔以客觀量測數據來評測耳機, 我相信該測試有一定的嚴謹度與可參考性
連我自己也是受到該前輩的影響, 進而一步步踏進耳機的世界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He&Bi的網站
He&Biのヘッドホンサイト
http://www.geocities.jp/ryumatsuba/仔細觀察這張圖, 可以發現E40在低頻與高頻的量感, 平坦性語延伸上甚至是勝過CKR10的
E40在300Hz以下平直道不可思議, 一直到40Hz以下才開始有明顯滾降
由於3dB的即代表一倍的音量差距, 由這張圖可以判斷E40的低頻響度會比CKR10高上約兩倍
人聲為主的1KHz到4KHz的範圍中, E40的響度亦明顯高於CKR10
而在容易造成齒音的6KHz則兩者有著極為相似的滾降特性, 應為刻意避開刺耳的齒音
超過10KHz的高頻範疇中E40的響度明顯高於CKR10, 且由滾降趨勢判斷其延伸與頻率響應範圍應更好(20KHz後被錄音設備LPF截斷無法判斷)
這張頻率響應量測結果可以佐證, E40與CKR10是由同等級音響素質的單體所構成
而在調音上E40更為討喜, 三頻延伸與響度也更好
與ATH-CKR9相比較E40的音響性能無疑的是勝過CKR9的, 其中差異最大的是聲音的綿密度以及細節的表現能力
CKR9單聽其實並無明顯缺點, 聲音清亮, 與價位帶耳機相比聲音尚稱透明高解析
但若聆聽樂器編制複雜曲目, 第一個感受到的是聲音的反應趕不上樂曲節奏, 無法被成功再現的音波往往以一種殘缺的方式呈現
聲音的密度略為不足, 聽感上較為鬆散. 之前提到CKR10聲音密度不及E40, 而CKR9的聲音密度則更不及CKR10
低頻與高頻的延伸上, E40也比起CKR9來的優秀, 低頻E40的量比CKR9略多, 打擊點較大但下潛更深
而高頻延伸更為明顯, E40具有鐵三角旗艦耳道的架式, 高頻延伸婉轉但卻不失細膩透明
而CKR9的高頻延伸表現則較為粗糙且無機質, 且最高頻處略為受到限制
染色成分上CKR9屬於輕音染耳機, 人聲與CKR10一般並沒有過度的染色, 低頻/中低頻的染色則比CKR10更少
而E40則在耳道中屬於中/重染色耳機, 若以女聲的表現韻味而言則E40是大幅的勝過CKR9
小結E40的定位與價格非常的有誠意
其解析度與音響性能雖不比高階動鐵, 但至少也與鐵三角自家的CKR10/CKR9LTD同一等級
加上其無可取代的醇厚,帶有深沉韻味女聲調音
在價位帶中, 除了限量版的CKR9LTD外幾乎少有取代品
而與動鐵耳道的比較中
動圈耳道的解析度平均不如動鐵是事實, 例如IM02的解析度確實比E40/CKR10/CKR9LTD來的高
但動圈相對有利的就是對於音場大小, 氣勢, 動態, 低頻表現的營造.
許多「聲音」往往是動圈才發得出來
例如大尺寸振膜所帶動空氣振動的幅度, 利用框體反射所營造出的特殊音場與染色殘響
以E40來說, 人聲的濃郁/磁性/染色/相對地也是動鐵較難以模仿的
也因此, 單純用解析度, 或是聲音的反應速度
打翻所有動圈的優點是我覺得很奇怪且感到不解的
聽耳機這幾年來, 感受到很難有全面的聲音與器材
萬能取向的耳機往往難以兼顧樂器與人聲
或是必須要由具有特定適性的前端往特定方向調整
若兩者皆有需求
同時持有多副耳道, 耳罩, 多種前端往往會是較為實際的解答
E40是我所喜愛的一副耳機, 但它並不是我的唯一一副耳機
但是對於入門播放器適性良好, 好推出好聲也擁有良好的調音與音響性能
是我選擇推薦給入門的讀者的主要原因
在我的評測中, 我「只會」寫下對於我自己主觀下的真實感受
我絕對不會為了利益, 甚至是自己的立場而說出違心之語
評測中, 我也盡量的讓自己能夠有更大的寬容度去接受各種的聲音, 欣賞各種不同樣貌的美好
我絕無意造神, 或是用自己的文字去「創造」一窩蜂的潮流
即使以結果論E40受到歡迎, 我願意相信是讀者去親身體驗後, 感同身受的認同這樣的聲音
而不是因為把一個一個肥宅當神拜, 變成親衛隊或是信徒信眾而買帳
以上, E40的評測就在此告一段落
下一篇評測將會是含DP-X1在內的, ONKYO隨身+家用音響的搭配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