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Lehmann現任用家, 路過浮上來說說使用心得好了..
不過我要先強調, 每個人測試條件不同, 搭配亦不同, 調配出來的聲音更是大大不同! 在下此番心得緊提供網友參考, 若有偏差, 也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訊源-->Roksan attessa
訊號線-->ASR
電源線-->Audioplan
耳擴-->馬麥克 & Lehmann
耳擴電源線-->Audioplan
耳機-->Sennheiser HD 580
耳機訊號線-->HD 650訊號線
電源皆從電源箱搭專線, 與其它電器分隔.
因過去因緣際會下, 馬麥克耳擴在家中待過一段時間, 觀此兩台耳擴價位相近, 所以以下使用心得亦以馬氏耳擴為參考系統.
還有一件事非常非常的重要! 當初我也差點誤殺忠良! 那就是Lehmann的耳擴需要較久的時間去Break in!!! 使用越久越能感覺到聲音的差異, 另外Warn up時間也非常重要, 個人經驗是使用30分後音相更為穩定, 該有的細節也都能交代出來; 就如同相機聚焦從模糊到妥善般, 聲音差異不可說不大. (這大概是我所聽過差異最大的機子了)
接下來進入正題吧....若要從音響性各點來做敘述, 那可就累壞我這中年男子, 待會還要帶小孩哩! 所以以下就個人觀點, 針對其較為突出的特色來做個說明. (馬麥克為輔, Lehmann為主)
馬麥克耳擴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身型瘦長, 但身體非常結實的短跑選手, 速度快而凌厲! 衝擊性強而收放自如! 過癮極了! (標準馬氏聲音, 有過其DNA 1的人便知我在說什麼..)
Lehmann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健美選手, 渾身充滿力與美, 舉手投足間都蘊含一鼓力道. 可說是拳拳到肉, 一樣的大鼓敲下去, 鼓皮的震動硬是多了好幾皮~~~~~ (這讓我聯想到Gryphon的後級, 中低音段的形體感與控制力非常的好!)
馬氏音色音質走向是猶如晴空萬里, 陽光充足但不刺眼. 任何細節都攤在陽光下, 線條直接而顯得落落大方; 聲音顆粒清脆且細緻.
Lehmann音色音質走向是走向歐式醇美一派, 線條刻化沒有馬氏那麼直接明顯, 它的表達方式是屬於比較含蓄的那種, 該有的細節也都有, 不過令人感覺是自然流露, 而不刻意強調. 聲音質感則是非常的純, 就是A類放大那種淳厚聲底 (實際使用一陣子亦可感覺到機身溫度並不低). 聲底濃郁而音像穩定.
國外有些評論對於Lehmann以 "creamy-smooth" 及almost "tube-like" 這類名辭來形容, 聽感上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國外評論也指出lehmann對於周邊很敏感, cardas 及Kimber 均是建議線材, GRADO RS1及Sennheiser HD650亦為見議搭配,有機會各位不仿試試. 除上述之外, 國外某評論亦認為不論接何耳機, 都建議將此amp的增益設至最大(此機可設3種增益以應付各種阻抗不同的耳機-->分别是 0db, 10db ,20db), 不過在此個人持反對意見, 就在下個人喜好來說, db值越大, 則多一分厚實, 不過相對若有所失的少一分輕盈. db值要設多少? 使用者可自行斟酌往自己喜歡的方向作設定. (不過各位不用擔心若將db值設小, 耳機到底能不能夠驅動, 我的HD580耳機組抗為300歐姆, 我個人將AMP增益設定在0db, 在故意將音量轉至比一般聆聽音量稍大的狀況下, 對Lehmann來說都不成問題! 不過若是像AKG K240DF 阻抗"600歐姆" 的用家可能就要將增益做適當的調整了.)
最後, 以車子來比喻我的聽感, 如果我說馬麥克如同高級跑車般的凌厲準確. Lehmann則如同高級轎車般的四平八穩. 或許這麼說各位網友能更體會我個人感受, 不過就如同在下之前說過的, 搭配環境不同, 結果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僅供各位網友參考矣
若您問我喜歡哪一台, 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您, 兩台都是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