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CM7 的用家看了不要後悔
發表於 : 週一 6月 12, 2006 6:51 am
(copy from http://digi.6to23.com/srt/skill/18583.htm)
相信不少耳機愛好者朋友至今仍不清楚所謂的工包CM7是從鐵三角工廠流出來的次品,還是組裝的假貨?這一點,其實只要將工包CM7和真正的CM7作個外形、音質的AB對比,甚至再殘酷點,來個大解剖,看看裡面到底是不是一樣,相信大家都會明白哪個是真是假。可惜大伙都沒這個機會能作個對比,所以今天我特地買了副所謂的「工包CM7」,帶上我的EX-40,這部相機可是微距的高手哦!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鑒別一下真的CM7和「工包」CM7的區別!
(所有圖片均為左邊為正品CM7,右邊為工包CM7)
首先,單元裡的梅花形狀就不一樣。正品的較細長,而工包則相比要粗短一些。另外,工包CM7的單元明顯偏大,佩帶很不舒服。
再來一張對比。很明顯不一樣。另外,從此圖片中可以看出,耳機桿下方的倒角中,正品的倒角要大,而「工包CM7」要小。
耳機膠圈的質量相比差別太大。「工包CM7」的膠圈很明顯是次品,而且將膠圈取下時,竟然連保護的鐵絲網也一同被剝落。狂暈!佩帶「工包CM7」時,總感覺膠圈不牢固,特別是在取出耳塞時,感覺膠圈隨時有可能脫落。
將耳塞單元向下放置時,正品CM7能保持水平,而「工包CM7」則一側下垂,重心不穩,可見外殼的構造是完全不一樣的。
耳塞背面開的槽同樣區別很明顯。真的CM7是細長的槽,而「工包」CM7的要寬,而且切削的層次要更多些。可以看出耳機殼的厚度「工包CM7」是相當的薄。
再來一張對比更明顯的。明顯不同的切削工藝。
印在耳塞支架上的LOGO文字也有小小的區別,工包的均有掉字的現像,而且漆的色彩也不相同,「工包」的色彩明顯偏白,而正品CM7的色彩要暗一些。同時從圖中可以看出耳塞支架的倒角工藝明顯不一樣。還有,轉軸的間隙工包CM7明顯要大,但旋轉的靈活性又很差。
從側面看,可以看出背面支架的直徑大小不一樣。工包的明顯偏小。耳機殼外表和內槽的粗糙工藝簡直一覽無餘。
還沒完,呵呵。瞧,「工包CM7」從側面看,支架與耳塞之間的角度竟然不是90度垂直角度。而且又讓我看出了切削工藝的明顯區別。「工包CM7」的切削工藝看來十有八九是廣東某個五金廠做的。
這是真的CM7的側面照。標準的垂直角度,標準的身材!
線材也不一樣。真的CM7的線材比「工包CM7」的線材要細一點。這一點如果不仔細注意還真看不出來。此外,線長也有區別。
金屬切削的插頭部位的切削工藝也明顯不同。左邊為正品CM7,右邊是「工包CM7」的。
最後,談到聲音,我覺得若沒聽過真的CM7,「工包CM7」的音質還能過得去,但作個AB對比後,細細聽就會發現,工包CM7的音場要小於真的CM7,網上還有人說音場偏左或偏右的情況。而且低音的質感沒正品CM7好。聽人聲的更比不上CM7毒。但聲音還是可以接受的。這時我也不得不感慨一下:現在造假者的水平真是越來越N了,不過這單元是進口還是國產的就不得而知了。若是國產的,也許我還能有一絲欣慰,因為這樣的水平完全不用仿鐵三角,可以自創一個300元價位的不錯的耳塞品牌。
相信不少耳機愛好者朋友至今仍不清楚所謂的工包CM7是從鐵三角工廠流出來的次品,還是組裝的假貨?這一點,其實只要將工包CM7和真正的CM7作個外形、音質的AB對比,甚至再殘酷點,來個大解剖,看看裡面到底是不是一樣,相信大家都會明白哪個是真是假。可惜大伙都沒這個機會能作個對比,所以今天我特地買了副所謂的「工包CM7」,帶上我的EX-40,這部相機可是微距的高手哦!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鑒別一下真的CM7和「工包」CM7的區別!
(所有圖片均為左邊為正品CM7,右邊為工包CM7)
首先,單元裡的梅花形狀就不一樣。正品的較細長,而工包則相比要粗短一些。另外,工包CM7的單元明顯偏大,佩帶很不舒服。
再來一張對比。很明顯不一樣。另外,從此圖片中可以看出,耳機桿下方的倒角中,正品的倒角要大,而「工包CM7」要小。
耳機膠圈的質量相比差別太大。「工包CM7」的膠圈很明顯是次品,而且將膠圈取下時,竟然連保護的鐵絲網也一同被剝落。狂暈!佩帶「工包CM7」時,總感覺膠圈不牢固,特別是在取出耳塞時,感覺膠圈隨時有可能脫落。
將耳塞單元向下放置時,正品CM7能保持水平,而「工包CM7」則一側下垂,重心不穩,可見外殼的構造是完全不一樣的。
耳塞背面開的槽同樣區別很明顯。真的CM7是細長的槽,而「工包」CM7的要寬,而且切削的層次要更多些。可以看出耳機殼的厚度「工包CM7」是相當的薄。
再來一張對比更明顯的。明顯不同的切削工藝。
印在耳塞支架上的LOGO文字也有小小的區別,工包的均有掉字的現像,而且漆的色彩也不相同,「工包」的色彩明顯偏白,而正品CM7的色彩要暗一些。同時從圖中可以看出耳塞支架的倒角工藝明顯不一樣。還有,轉軸的間隙工包CM7明顯要大,但旋轉的靈活性又很差。
從側面看,可以看出背面支架的直徑大小不一樣。工包的明顯偏小。耳機殼外表和內槽的粗糙工藝簡直一覽無餘。
還沒完,呵呵。瞧,「工包CM7」從側面看,支架與耳塞之間的角度竟然不是90度垂直角度。而且又讓我看出了切削工藝的明顯區別。「工包CM7」的切削工藝看來十有八九是廣東某個五金廠做的。
這是真的CM7的側面照。標準的垂直角度,標準的身材!
線材也不一樣。真的CM7的線材比「工包CM7」的線材要細一點。這一點如果不仔細注意還真看不出來。此外,線長也有區別。
金屬切削的插頭部位的切削工藝也明顯不同。左邊為正品CM7,右邊是「工包CM7」的。
最後,談到聲音,我覺得若沒聽過真的CM7,「工包CM7」的音質還能過得去,但作個AB對比後,細細聽就會發現,工包CM7的音場要小於真的CM7,網上還有人說音場偏左或偏右的情況。而且低音的質感沒正品CM7好。聽人聲的更比不上CM7毒。但聲音還是可以接受的。這時我也不得不感慨一下:現在造假者的水平真是越來越N了,不過這單元是進口還是國產的就不得而知了。若是國產的,也許我還能有一絲欣慰,因為這樣的水平完全不用仿鐵三角,可以自創一個300元價位的不錯的耳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