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今天下午沒頭沒腦,也沒預約的就給他闖進高雄首都說要試聽耳
機結果其他人~大概是老闆的舊識吧~ㄧ堆人就起身讓給我去試聽,害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好像去霸佔人家位子似的.....不過,反正也不
熟,:aa: 不管了,就給他坐下來聽了。
試聽軟體:
漁歌晚唱(聽空間感、聽聲響在空間中的餘韻)
魔鬼的顫音(聽小提琴的擦絃聲)
Tango(聽低音大提琴及鋼琴的表現)
濱崎步(電音、人聲)
首先聽的是PROline 2500 現場是以直入ECHO audiofire2 接電腦
用footbar 2000來播放設定是以DS analog的輸出
聽感:
也許是因為現場較吵雜吧!也或許是口味不合吧~這樣的搭配基本上我覺得還蠻糟的.....
即使音量開到最大,也還不能讓我感到有
足夠的音壓,聽不太出來有啥優點,因為我本來的系統並沒有十分
高檔的耳機,當時心裡是想...身為Ultrason市售版的旗艦,這樣的
做工,這樣的表現,實在一點也沒有誘因讓我想升級到高階耳機,
原本是想趁打折去收一台的.....
也許下次有機會再替他平反吧......
還有我覺得它的耳罩配戴起來並不太適合我,不太舒服,也蠻悶熱的
(PS.請網友不要誤會我是刻意要批評,我想應該是2500沒有好好發
揮,加上當時環境的關係;2500是開放式的,外面的聲音直入耳朵
影響聽感是必然的)
於是我把目光移到擺在另一邊的M-PRO上,現場是以ROXXX(忘了)
當轉盤,配上Benchmark DAC1以及Lucid,當然要去試試看囉
聽感:
首先將M-PRO接上Lucid,一聽,恩~~總算有感覺了,這才像高級
耳機的表現嘛(心裡這麼嘀咕著);弦樂的質感很美,跟Benchmark
DAC1的A/B對照下,以在下的聽感認知,確實如同ortf741兄在其部
落格內描述的,在聲音的質感上我也偏愛Lucid,將提琴的泛音處理的很細膩,很美,很想讓人繼續聆聽下去。而DAC1則在空間感及定位
上略勝一籌(不過在M-PRO不甚大的音場中,似乎助益並不大),以我
的觀感的話,會覺得反正在音場上已經沒救了,搭配Lucid來發揮
M-PRO的長處才是明智的選擇.....
在聆聽濱崎步的專輯時
也真如眾網友所描述的,聽起來就像濱崎步在身邊演唱一樣,音場拉
得很近,但我覺得感覺上M-PRO似乎並不會有讓人熱情洋溢的感覺
,沒有歌手在耳邊吹氣的感覺,雖然音場近了,可是卻感覺還蠻冷靜
的;我沒聽過RS-1(因為當時老闆說在場的RS-1改過線,建議不要
聽,我就乖乖的不聽了,哈),不過若以網友們的描述,我想M-PRO
與RS-1應該是有差異的吧。
後來跟老闆哈拉幾句,原本是要求想要試聽HD650的,後來眼光掃到
敗爾DT990,因為我比較想聽聽看,啥是音場大,定位強的耳機。
於是最後是請老闆拿DT990來試聽
聽感:
一開聲,我就覺得,這....就是我要的呀~~~~~在Lucid的加持下
弦樂聲音充滿光澤感,重要的是,音場!!!音場真的跟M-PRO比起來
實在是天差地遠~~~在漁歌晚唱中,可以很明顯清楚的聽出樂器的
定位,音場的寬度與深度(跟M-PRO的音場集中在頭部的感覺差很多,
真的很容易就能聽出來了),低頻也夠沉夠Q,但量感輸M-PRO,接上
DAC1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音場更寬了,但高音有點飆,我想兩台
DAC是各有特色的,以DT990接這兩台應該都不會覺得失望吧!!
最後聽聽DT990時有網友們反應的中頻凹陷特性,在濱崎步的CD一
放,恩~~~~果然,M-PRO的優勢立刻出來了,DT990在
人聲上,確實很難與之匹敵,中音不夠豐滿,感覺蠻冷的,原本想
要求老闆接小民來聽聽看的,看改善幅度如何,不過因為時間已晚
後來就作罷了。
感想:
A:
高雄首都音響的老闆是個年輕有為的帥哥,人也很客氣,想試聽高級
耳機的南部朋友,勇敢的給他走進去就對了,像我這樣莫名奇妙就給
他跑去聽了一個下午,啥東西也沒帶的就走了,也沒關係.....
在此給予掌聲,也致上謝意。
B:
以今天接觸到的三支耳機,除了2500我較為失望外,M-PRO跟
DT990都真的是不錯的耳機....誠如同網友所說,高階的耳機
已經是詮釋的方式不同,而沒有所謂的絕對好跟絕對的不好了
所以,對於想要購入耳機的朋友,親自去試聽才是王道,不然只是
看文字描述聲音,是很難去體會真正的情況的。
三支耳機在外觀作工上,2500質感上明顯不如其他兩款,而有意思的
是M-PRO的聲音一如她的外觀,以木頭切削成的聽筒,感覺就比較溫
暖,DT990金屬架的外框聲音也就真的比較冷靜,哈不知這是否是湊
巧。
匆匆的聽了這三支耳機,說真的體會的應該只是其中的皮毛,只是將
聽感記錄下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