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dxzdxzgvrgvr 發表於 週一 7月 19, 2010 3:31 pm
紅顏薄命
B to B企業(原料 零組件 機械等)和B to C企業 (Business& Consumer)
形象與內部氣氛的落差
廁所整潔
對待面試者(接待室聲音不傳出外面 無接待室要出去咖啡廳談)
不依靠貸款 財務體質
人是為了自己而認真工作
人是依情感而行動的動物
大家都是沒常識的人
每天早上將非解決不可的事情寫下 當天務必做完 一個月 兩萬五千刀
比起業績和資產 比起在哪裡工作 人更在意的是跟誰工作
一開始要提早半小時到公司
快速接電話 幫人按樓層 記起大家名字
離職說法:和上司討論離職的時間(而不是說我要離職) 並不可說要去哪裡 關於客戶 給上司處理
離職時 親口跟直屬上司口頭報告 再用E-mail正式提出辭呈 全不用報告提出 不可以跟上司面談
寫履歷 要以OO公司的觀點來讀
綜合職 一般職
好的業務員要勇於跟客戶的意願起衝突 大膽提案
>這是生意 我們想更用心地對待自己的點子 慎重對待自己的建議
人分ABC三類型
全體向右走時 我就向左走
跟對人比較重要
>做什麼事 < 與誰共事
我覺得這工作蠻忙 估計要多50小時加班時間不知道這樣對不對
我想這份工作一個月會有兩三個星期六必須加班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用刑警的眼光審視一遍公司和人和工作 "在這裡工作 我的生活會有什麼不一樣和改變"
說自己轉職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
我不是U型轉彎 我是I型 想定下來 有決心
煩惱的時候 人說的話會任意改變
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時間和勞力變成現金 這就是生意的本質
人的價值是市場決定的
新創公司可能一念之間就決定人受不受提拔 有能力很快被信任
政府補助產業:資訊 環境 社會福利
年收350万以內員工在五人以內最高每人出到140万
雇用退休or失業就給30万 順便出6個月經費
再負擔三分之二經費 最多500万 拿去吧
專門針對企業內部提供全面性的育幼經營管理服務
創業在不景氣時
做好"一般"就能獲得比想像中更好的成果
不爽時 代換焦點
>從"批評者"的角度看
>以"目標"角度來思考
>記上司的惡言筆記
考慮"不這麼做"的風險
不要說"用常識判斷" 要明確決定做法
不坐著打招呼 不說嗯 不說然後 不穿西裝配白襪
引導人思考
應徵時(轉職時)考官靠感覺和印象和情緒決定錄取 可說出自己以前工作經驗
人都是下決定了才煩惱 因為事前沒做功課=人都買不到好東西
觀察公司的好壞 不是看未來能多好 而是看這公司未來會不會壞 也可注意公司除了賺錢以外的理想
注意公司(ex:公司領導人說的話)是否常違反自己標榜的事
進公司前 先打聽公司的風氣
目標遠大是不錯 但好公司是目標要實際 明確訂定策略的公司
說話傷人可以 但說服力要強 1.善用比喻 2.做好承擔責任的心理準備
找不到目標 要從情緒下手 正反面都可
成功的反面是不去做 要成功就必須逆向思考
隔壁的草比較綠 因為在比較時大家都只說自己的好
浮誇的文字 用逆向思考碼上就能得到許多負面資訊
文字表達要具體
當某人在強到某事時 用逆向思考其反面的真相
經營公司要永遠保持新創公司的精神
討人喜歡 能獲得週遭協助的人
資訊這種東西如果大家都知道就沒有價值了
十友法則
交朋友要往高處爬 不要只在爛朋友中作威作福
人都依靠感情在做事 所以追求正確的人不會受歡迎
高階主管可利用獵人頭公司轉職
寫履歷: 1.親和易讀 2.文字整合力 3.客觀(自己常被說...)
自己有什麼其他人無可取代的高度通行的能力
招募新人進公司就如家庭有了新生兒,不只要培養新人,公司眾人也可在培養新人過程中成長
乍看之下相是追求效率理性的人 其實渴望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大家在工作中追求的不是內容or酬勞 而是情感
與其說想創業 不如說是想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而說了大家也不懂 不如自己做)
接受別人交代的事情只不過是作業 不是工作
不懷疑規則or公司的人 只會被規則or公司利用
一個國家的制度約可維持200年(例如歐洲改變為歐盟) 現代進步快速 會愈來愈短
真正能改變制度的力量並非由內部 而是由外部
可以賺大錢的創意都是從看起來不會賺錢的地方衍生出來的
美國不做人事異動 都是一條路直線衝 如果要轉就要拿到資格
美國調單位 新水也會變
日本講就能力主義 美國講就職務主義 40歲的老課長不會比25歲的年輕課長領得多
美國會有明確的權責區分 所以他們會說 "這不屬於我的責任"
美國針對職務復薪水 就像一個職棒團隊 在緊繃的狀態下發揮全力 日本則做快做慢薪水一樣 效率低
日本就像大家庭 把新人當作家庭的嬰兒教育
但在不景氣的時候 美國員工只會面對眼前的工作 被裁撤的人在其他部門沒有優勢
日本員工雖然平時有很多用不上的能力 但是一旦危急 員工的能力就會變成最棒的資產
因此日本的制度可以讓日本永遠不會掉落到中段班 而美國則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掉下去
員工長期待在某特定位子上時 雖然能成為此方面的專家 但視野也會漸漸狹窄 面對新事物時也會愈來愈遲鈍 但他對自己的專業有自信 所以不會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 就不會用功了
人事異動就是要刺激化學反應 讓跳脫飲食思考的人進去銷售豆腐部門 就像配種 培育新品種新價值
被人事異動的人到了新環境會很無知 所以能接受各方面的想法 拓寬視野 刺激新想法
簡單來說 人事異動=化學反應+促進員工發展
新創公司和大企業的差別在於精神層面
比起"先做功課再去面試" 不如"先想像自己在那裡工作的樣子再去面試"
來應徵的人 同時也是客戶 不可以讓他帶著壞印象離開 但對想要錄取的人可以嚴格一些
面試看三重點 1.溝通能力 2.邏輯能力 3.主體性 也可聊聊高中生活 一窺他真實面貌
去面試的時候 其實是求職者在審視老闆和公司
大學畢業生徵才沒辦法真正徵到有才能的人 最重要是為了讓公司內的員工在教導時自我進步
擔任徵才負責人是飛黃騰達的保證 因為常常跟老闆討論 也會接觸公司的長期規畫
能夠大大改變公司的人 頭一兩年是看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