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漫談」-我看劉備
發表於 : 週一 9月 22, 2003 9:00 pm
在 GameBase 回應不了, 先貼在這嚕.
※manhon83 (三國跑腿)提到:
>
>※susheewan (源八郎義經)提到:
>>我個人認為,反劉並非真反劉,實乃反演義,反的並非擁劉之人,倒反演義毒者。
>>
>老實說, 這句是對的
>在以前我就說過, 劉備被演義抹黑, 為了襯托蜀漢陣營的其他人物, 竟被後人當作是婦人之仁的渾小子
>但那個只會講婦人之仁的劉備, 不是歷史裡那吒咤一時的梟雄
>
>至於在這裡要討論的, 是到底劉備是否真如某些板友所說, 是"仁義的化身"?
>先切記這個論點, 我無意證明劉備是否不仁義, 只想知道劉備是不是做甚麼都能與仁義沾得上邊
很好, 這才真正像在討論.
劉備前後分成兩個時期, 第一時期, 赤壁戰前的落魄期.
這段時間中, 不論是看過程, 還是看結果, 劉備都執著在一個仁義頭上, 救徐州根本上來講不但吃力不討好, 還被笑笨, 只有曹操對他以英雄相稱!?Why??
需知道當時曹操征徐州, 根本是不殺光吞不下那口氣, 他殺那麼多人, 那一個諸侯跑出來指責曹操的暴行的!?劉備只不過是小小的平原相, 論兵力, 論名望, 都不足以調停, 反而惹了曹操甚至袁紹 (袁紹當時是曹操盟友), 划算嗎!?
陶謙讓徐州, 劉表讓荊州, 劉備固執的不肯取, 還不就是為了仁義兩字!?結果造成什麼!?徐州被呂布給吃了, 荊州被曹操給佔了, 劉備為了自己的仁義兩字, 結果是徐州匹馬投曹操、袁紹, 丟臉丟到家, 自己丟臉也就罷了, 荊州當陽那種情況, 跟窮途末路有什麼差別!?這種情況, 你是劉備, 會想到三分天下!?前途茫茫, 孫權是戰是降也不知道, 屬下、軍隊散的散逃的逃, 能去哪裡!?
投靠劉璋!?別鬧了, 當時的劉璋已經打主意要投降曹操了. 跑更遠!?能跑哪去!?
我認為劉備在這個過程中, 想法一定有很大的調整. 仁義如果不足以保護自己, 那就是擴充自己的實力.
但就算奪了劉璋的基業, 起碼並沒有趕盡殺絕, 劉棕下場如何!?張鏽跟他兒子張泉下場如何!?
而事實上, 劉備真正說的上奸險的, 是對劉璋的這一次, 對東吳, 我根本不覺得那叫奸, 因為根本是互相利用, 說的上什麼奸!?
>劉備有他鞭打督郵的動機, 甚至可以說理由
>可是, 說到底, 我還想不出如何把這件事跟仁義扯上關係
>我想不到如何把"仁義的化身"跟這種發洩行為扯上關係
>為何演義要把鞭督郵留給張飛?
>鞭督郵的確不算不仁(也沒人這麼說)
>可是也說不上甚麼仁義
那幹麻特地提這件事情!?不就是前文拿來貶低劉備的嗎!?
>嗯, 說曹操尊敬獻帝是廢話
>不過, 其他諸侯也不見得有尊重漢帝, 在我眼中, 不過天下烏鴉一樣黑而矣
>至於劉備有多尊重漢帝?
>不也"或傳聞漢帝見害, 先主乃發喪製服, 追諡曰孝愍皇帝... 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担之南"
>可是獻帝"自遜位至薨, 十有四年"啊
>劉備消息也太不靈光了吧
不是不靈光, 而是獻帝這個招牌被拆了, 就算知道他沒死, 能不能拿來當招牌還是未知數. 歷史上被廢被絀的皇帝很多, 但還能拿來當招牌的人有幾個!?
>而且費詩也
>"後群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 卻換來"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的下場
>劉備就算不是烏鴉, 也不過...
野心一定有, 劉備好不容易有基業, 為什麼要把這基業拱手讓人!?
>屠城不是我等說的
>不過還是老話一句: 曹操屠城, 不代表劉備怎樣
>劉備比曹操仁義又如何?
>我受不了那種"逢劉備必仁義"的說法
>何必把劉備所有行為仁義化?
那麼又幹麻陰謀化劉備當陽的事情!?說來說去還不是一堆推論!?這就證明了劉備不仁義嗎!?
何謂仁義!?看來一堆人還搞不懂, 還以為宋襄公那樣的白痴行為才叫仁義!?人家要殺你, 自動把脖子伸上去才叫仁義!?
>
>"最後割湘水東", 對, 是"最後"
>這個"最後"在何時? 不在劉備一開始答應的在劉琦死後, 也不在劉備再答應的在得蜀川之時
>而是在劉備面臨魏吳壓力, 逼不得已才割的
>如果有人借錢一拖再拖, 明明有錢卻不願還, 到被兩邊逼得緊了才還一部份, 這還能與仁義扯上邊?
>我不覺得這算不仁義, 反正這就是亂世的政治
>但有人強要把這種行為都仁義化, 說劉備一生都仁義, 著實可笑
>尤其有人強行把罪過推到孫吳身上, 把所有責任都說成孫吳先錯
>劉備可以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敷衍同盟, 為何東吳就不何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攻打荊州. 畢竟是劉備不還荊州在前
>大家都是為自己打算罷了. 為何孫權就是錯, 劉備就是對?
>劉備有他的仁義, 卻不在這裡, 也不是一生都仁義
講真的啦, 當時的東吳蜀漢為了荊州, 兩國根本談不上什麼仁義不仁義, 周瑜都嗆明了要孫權徐圖劉備了, 兩邊那來的仁義可言!?何況兩國之間講什麼仁義!?講的是利益.
東吳拿回了荊州很得意是吧!?之後跟曹魏戰爭, 什麼時候佔了上風沒有!?關羽還震動荊襄, 差點逼曹操遷都, 孔明讓向來主動的司馬懿轉為守勢, 不敢造次. 孫權咧!?上陣去差點被張遼割下腦袋. 好強啊 ="=
更何況, 為何要還荊州!?講到還荊州, 這立論擺明的就是把赤壁之戰的功勞全部推給東吳, 絲毫不可取.
>尤其是, 劉備拋棄的, 只有妻兒? 當曹軍"及於當陽之長阪"時, 劉備只"與諸葛亮, 張飛, 趙雲等數十騎走", 還有把十萬百姓放在心上嗎?
>如果劉備真的像諸君所說那麼仁義, 為何他不是率軍為百姓斷後, 而是匆匆帶數十騎先走一步, 連妻子都不顧了?
>劉備是仁義的化身? 哈...
>劉備有仁義之心
>可是還不到像某些板友說的"仁義的化身"的地步
劉備要是為了你這些理由死掉, 那就不是仁義的化身, 而是仁義的笑話了. 宋襄公外再多一個白痴.
你當兵時, 遇上打仗, 是不是要先回家攜家帶眷啊!?情況一不對隨時大家一起跑!?
>同理, 只在乎劉備是否真的是仁義的化身. 我並不認為身為政客的他這樣做有錯, 但也不認為這能與仁義沾上甚麼邊
>而且, 曹操是在京城撞著董卓進京, 劉備是自己投靠別人的
>情況也不同
>曹操的確在董卓欲與其議事時就逃走了啊
袁紹?!張邈!?這兩個可以說是早期曹操的親密戰友, 特別是張邈, 為何反曹操!?
>以冠冕堂皇藉口拒絕孫權入蜀而自圖之一事還不算戲弄盟友?
>對於政客來說, 他沒錯
>但又要和仁義扯關係? 別扯了...
那為什麼跟政客又扯的上關係!?
不讓東吳去打劉璋, 找的藉口不論是那一個都會被當成廢話, 你到想想有什麼更好的藉口!?我去打, 你不用去!?
老實說, 周瑜要是真打劉璋, 就算不病死, 也得戰死, 光打一個江陵就花了一年....他真當天府之國那麼好打?!
>真的是劉璋先不義?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鲁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 " 諸葛亮的隆中對
>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并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龐統的中計
>
>"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令正銜命。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内;然後資益州之殷富,憑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 法正的獻策
>
>是劉璋先不義, 還是劉備早打著此等念頭入川?
我不覺得這想法有什麼仁不仁義的, 想取得是一個想法, 取得之後怎麼處置的做法才重要, 孔明也說過, 取得了封以厚祿爵位, 不也很好!?蜀地本來有爭霸的本錢, 結果劉璋幹了什麼!?
劉璋請劉備來是替自己打仗的, 結果要糧....給了啥!?要補充兵源!?給了啥!?
劉備取蜀, 除了應其要求成全忠義美名的張任外, 有沒有擅殺其他人過!?
>注意了, 不是伐人之國, 是"伐人之國而以為歡"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 三國志龐統傳
>為何龐統會有如許反應? 大概是想起了劉備自己說的"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原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吧
>這種態度還要與仁者扯上關係? 為何要把劉備一切行為仁義化? 又為何偏要和曹操作比較? 曹操不仁不代表甚麼啊
面對相同的事情, 所做的行為本來就可以比較. 曹操攻城掠地, 多有屠戮, 這不是史書隨便寫寫的. 當所有諸侯把屠城、死人當成家常便飯的時候, 劉備不幹這種事, 這叫不叫仁義?!
>真的嗎?
>還是把諸般不仁義的視而不見, 甚至把它們仁義化?
什麼事都可以表象化, 但原則不可以變.
我可以接受幫曹操的屠城找藉口, 但如果找藉口找到用功業否定掉屠城的罪惡, 那跟日本人竄改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有什麼不同!?日本現在多強盛?比台灣強, 也比中國強, 所以他們現在可以否認這些做過的事情!?甚至顛倒是非!?
>>
>曹操做不到, 曹操不顧農民階級死活是真的
>但這個帶十萬人民逃亡, 也不見得像諸君說得這麼仁義
>這個在上面說了
>假仁義就說不上是仁義的化身
>把劉備變回一個普通人不好嗎? 起碼這樣不會討人厭
>也不會再被人說他的天下是哭回來的
神話曹操的怎麼不把曹操變回普通人!?盛讚他功業的, 怎麼只拿他的功業來說嘴, 對其餘的避而不談!?
神話劉備!?三國演義根本沒神話過劉備這個人, 我看到的只是滷蛋宋襄公....
要討論劉備, 先了解當時的客觀環境, 有很多事情根本沒想像中那麼的簡單, 更不是在玩遊戲.
救徐州, 當時的客觀條件, 劉備算是那根蔥?!兵不過數千, 將領不過關張趙, 其他大諸侯全部袖手旁觀的時候, 只有劉備願意站出來, 這如果叫沽名釣譽的話, 其他人是什麼!?
走當陽, 荊州人被曹操的素行不良給嚇怕了, 當年的徐州兩次, 逃難到荊州的人早就傳開, 加上官渡坑降卒7萬, 屠鄴等, 再來句「圍而後降者不赦」, 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 真的會不怕!?
何況劉備當時的評價就是不錯, 徐州之事傳開來後, 也許劉備真的沒能力去抵禦曹操, 但起碼他有心, 就算是不自量力也罷, 但仁義之名, 不是以結果論來評斷的.
我很想問, 說曹操功業多偉大的同時, 誰對當時建安文學有瞭解的!?說曹操多偉大的同時, 誰又了解因此當時所謂的氣節已經蕩然無存!?司馬師輕易竄魏, 可有個姜維替曹位圖謀復國!?還是有個斷頭將軍嚴顏!?
講經濟, 三國裡面, 經常經濟狀況出問題的是哪一國!?你們那些人有研究!?
不說別的, 說稅制, 曹魏、東吳、蜀漢稅率各是多少!?這在這裡大概沒幾個人答的上來, 就算答的上來的, 也只會固執於數字的表像, 而忽略其真正的影響跟效益.
而說當時人吃人, 怪了, 蜀地從來不是曹操治理的, 到劉備底下人吃人了嗎!?人不吃人了就叫做功業嗎!?
※manhon83 (三國跑腿)提到:
>
>※susheewan (源八郎義經)提到:
>>我個人認為,反劉並非真反劉,實乃反演義,反的並非擁劉之人,倒反演義毒者。
>>
>老實說, 這句是對的
>在以前我就說過, 劉備被演義抹黑, 為了襯托蜀漢陣營的其他人物, 竟被後人當作是婦人之仁的渾小子
>但那個只會講婦人之仁的劉備, 不是歷史裡那吒咤一時的梟雄
>
>至於在這裡要討論的, 是到底劉備是否真如某些板友所說, 是"仁義的化身"?
>先切記這個論點, 我無意證明劉備是否不仁義, 只想知道劉備是不是做甚麼都能與仁義沾得上邊
很好, 這才真正像在討論.
劉備前後分成兩個時期, 第一時期, 赤壁戰前的落魄期.
這段時間中, 不論是看過程, 還是看結果, 劉備都執著在一個仁義頭上, 救徐州根本上來講不但吃力不討好, 還被笑笨, 只有曹操對他以英雄相稱!?Why??
需知道當時曹操征徐州, 根本是不殺光吞不下那口氣, 他殺那麼多人, 那一個諸侯跑出來指責曹操的暴行的!?劉備只不過是小小的平原相, 論兵力, 論名望, 都不足以調停, 反而惹了曹操甚至袁紹 (袁紹當時是曹操盟友), 划算嗎!?
陶謙讓徐州, 劉表讓荊州, 劉備固執的不肯取, 還不就是為了仁義兩字!?結果造成什麼!?徐州被呂布給吃了, 荊州被曹操給佔了, 劉備為了自己的仁義兩字, 結果是徐州匹馬投曹操、袁紹, 丟臉丟到家, 自己丟臉也就罷了, 荊州當陽那種情況, 跟窮途末路有什麼差別!?這種情況, 你是劉備, 會想到三分天下!?前途茫茫, 孫權是戰是降也不知道, 屬下、軍隊散的散逃的逃, 能去哪裡!?
投靠劉璋!?別鬧了, 當時的劉璋已經打主意要投降曹操了. 跑更遠!?能跑哪去!?
我認為劉備在這個過程中, 想法一定有很大的調整. 仁義如果不足以保護自己, 那就是擴充自己的實力.
但就算奪了劉璋的基業, 起碼並沒有趕盡殺絕, 劉棕下場如何!?張鏽跟他兒子張泉下場如何!?
而事實上, 劉備真正說的上奸險的, 是對劉璋的這一次, 對東吳, 我根本不覺得那叫奸, 因為根本是互相利用, 說的上什麼奸!?
>劉備有他鞭打督郵的動機, 甚至可以說理由
>可是, 說到底, 我還想不出如何把這件事跟仁義扯上關係
>我想不到如何把"仁義的化身"跟這種發洩行為扯上關係
>為何演義要把鞭督郵留給張飛?
>鞭督郵的確不算不仁(也沒人這麼說)
>可是也說不上甚麼仁義
那幹麻特地提這件事情!?不就是前文拿來貶低劉備的嗎!?
>嗯, 說曹操尊敬獻帝是廢話
>不過, 其他諸侯也不見得有尊重漢帝, 在我眼中, 不過天下烏鴉一樣黑而矣
>至於劉備有多尊重漢帝?
>不也"或傳聞漢帝見害, 先主乃發喪製服, 追諡曰孝愍皇帝... 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担之南"
>可是獻帝"自遜位至薨, 十有四年"啊
>劉備消息也太不靈光了吧
不是不靈光, 而是獻帝這個招牌被拆了, 就算知道他沒死, 能不能拿來當招牌還是未知數. 歷史上被廢被絀的皇帝很多, 但還能拿來當招牌的人有幾個!?
>而且費詩也
>"後群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 卻換來"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的下場
>劉備就算不是烏鴉, 也不過...
野心一定有, 劉備好不容易有基業, 為什麼要把這基業拱手讓人!?
>屠城不是我等說的
>不過還是老話一句: 曹操屠城, 不代表劉備怎樣
>劉備比曹操仁義又如何?
>我受不了那種"逢劉備必仁義"的說法
>何必把劉備所有行為仁義化?
那麼又幹麻陰謀化劉備當陽的事情!?說來說去還不是一堆推論!?這就證明了劉備不仁義嗎!?
何謂仁義!?看來一堆人還搞不懂, 還以為宋襄公那樣的白痴行為才叫仁義!?人家要殺你, 自動把脖子伸上去才叫仁義!?
>
>"最後割湘水東", 對, 是"最後"
>這個"最後"在何時? 不在劉備一開始答應的在劉琦死後, 也不在劉備再答應的在得蜀川之時
>而是在劉備面臨魏吳壓力, 逼不得已才割的
>如果有人借錢一拖再拖, 明明有錢卻不願還, 到被兩邊逼得緊了才還一部份, 這還能與仁義扯上邊?
>我不覺得這算不仁義, 反正這就是亂世的政治
>但有人強要把這種行為都仁義化, 說劉備一生都仁義, 著實可笑
>尤其有人強行把罪過推到孫吳身上, 把所有責任都說成孫吳先錯
>劉備可以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敷衍同盟, 為何東吳就不何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攻打荊州. 畢竟是劉備不還荊州在前
>大家都是為自己打算罷了. 為何孫權就是錯, 劉備就是對?
>劉備有他的仁義, 卻不在這裡, 也不是一生都仁義
講真的啦, 當時的東吳蜀漢為了荊州, 兩國根本談不上什麼仁義不仁義, 周瑜都嗆明了要孫權徐圖劉備了, 兩邊那來的仁義可言!?何況兩國之間講什麼仁義!?講的是利益.
東吳拿回了荊州很得意是吧!?之後跟曹魏戰爭, 什麼時候佔了上風沒有!?關羽還震動荊襄, 差點逼曹操遷都, 孔明讓向來主動的司馬懿轉為守勢, 不敢造次. 孫權咧!?上陣去差點被張遼割下腦袋. 好強啊 ="=
更何況, 為何要還荊州!?講到還荊州, 這立論擺明的就是把赤壁之戰的功勞全部推給東吳, 絲毫不可取.
>尤其是, 劉備拋棄的, 只有妻兒? 當曹軍"及於當陽之長阪"時, 劉備只"與諸葛亮, 張飛, 趙雲等數十騎走", 還有把十萬百姓放在心上嗎?
>如果劉備真的像諸君所說那麼仁義, 為何他不是率軍為百姓斷後, 而是匆匆帶數十騎先走一步, 連妻子都不顧了?
>劉備是仁義的化身? 哈...
>劉備有仁義之心
>可是還不到像某些板友說的"仁義的化身"的地步
劉備要是為了你這些理由死掉, 那就不是仁義的化身, 而是仁義的笑話了. 宋襄公外再多一個白痴.
你當兵時, 遇上打仗, 是不是要先回家攜家帶眷啊!?情況一不對隨時大家一起跑!?
>同理, 只在乎劉備是否真的是仁義的化身. 我並不認為身為政客的他這樣做有錯, 但也不認為這能與仁義沾上甚麼邊
>而且, 曹操是在京城撞著董卓進京, 劉備是自己投靠別人的
>情況也不同
>曹操的確在董卓欲與其議事時就逃走了啊
袁紹?!張邈!?這兩個可以說是早期曹操的親密戰友, 特別是張邈, 為何反曹操!?
>以冠冕堂皇藉口拒絕孫權入蜀而自圖之一事還不算戲弄盟友?
>對於政客來說, 他沒錯
>但又要和仁義扯關係? 別扯了...
那為什麼跟政客又扯的上關係!?
不讓東吳去打劉璋, 找的藉口不論是那一個都會被當成廢話, 你到想想有什麼更好的藉口!?我去打, 你不用去!?
老實說, 周瑜要是真打劉璋, 就算不病死, 也得戰死, 光打一個江陵就花了一年....他真當天府之國那麼好打?!
>真的是劉璋先不義?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鲁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 " 諸葛亮的隆中對
>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并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龐統的中計
>
>"松遂說璋宜迎先主,使之討魯,復令正銜命。正既宣旨,陰獻策於先主曰:“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内;然後資益州之殷富,憑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與璋會涪。北至葭萌,南還取璋。" 法正的獻策
>
>是劉璋先不義, 還是劉備早打著此等念頭入川?
我不覺得這想法有什麼仁不仁義的, 想取得是一個想法, 取得之後怎麼處置的做法才重要, 孔明也說過, 取得了封以厚祿爵位, 不也很好!?蜀地本來有爭霸的本錢, 結果劉璋幹了什麼!?
劉璋請劉備來是替自己打仗的, 結果要糧....給了啥!?要補充兵源!?給了啥!?
劉備取蜀, 除了應其要求成全忠義美名的張任外, 有沒有擅殺其他人過!?
>注意了, 不是伐人之國, 是"伐人之國而以為歡"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 三國志龐統傳
>為何龐統會有如許反應? 大概是想起了劉備自己說的"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原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吧
>這種態度還要與仁者扯上關係? 為何要把劉備一切行為仁義化? 又為何偏要和曹操作比較? 曹操不仁不代表甚麼啊
面對相同的事情, 所做的行為本來就可以比較. 曹操攻城掠地, 多有屠戮, 這不是史書隨便寫寫的. 當所有諸侯把屠城、死人當成家常便飯的時候, 劉備不幹這種事, 這叫不叫仁義?!
>真的嗎?
>還是把諸般不仁義的視而不見, 甚至把它們仁義化?
什麼事都可以表象化, 但原則不可以變.
我可以接受幫曹操的屠城找藉口, 但如果找藉口找到用功業否定掉屠城的罪惡, 那跟日本人竄改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有什麼不同!?日本現在多強盛?比台灣強, 也比中國強, 所以他們現在可以否認這些做過的事情!?甚至顛倒是非!?
>>
>曹操做不到, 曹操不顧農民階級死活是真的
>但這個帶十萬人民逃亡, 也不見得像諸君說得這麼仁義
>這個在上面說了
>假仁義就說不上是仁義的化身
>把劉備變回一個普通人不好嗎? 起碼這樣不會討人厭
>也不會再被人說他的天下是哭回來的
神話曹操的怎麼不把曹操變回普通人!?盛讚他功業的, 怎麼只拿他的功業來說嘴, 對其餘的避而不談!?
神話劉備!?三國演義根本沒神話過劉備這個人, 我看到的只是滷蛋宋襄公....
要討論劉備, 先了解當時的客觀環境, 有很多事情根本沒想像中那麼的簡單, 更不是在玩遊戲.
救徐州, 當時的客觀條件, 劉備算是那根蔥?!兵不過數千, 將領不過關張趙, 其他大諸侯全部袖手旁觀的時候, 只有劉備願意站出來, 這如果叫沽名釣譽的話, 其他人是什麼!?
走當陽, 荊州人被曹操的素行不良給嚇怕了, 當年的徐州兩次, 逃難到荊州的人早就傳開, 加上官渡坑降卒7萬, 屠鄴等, 再來句「圍而後降者不赦」, 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 真的會不怕!?
何況劉備當時的評價就是不錯, 徐州之事傳開來後, 也許劉備真的沒能力去抵禦曹操, 但起碼他有心, 就算是不自量力也罷, 但仁義之名, 不是以結果論來評斷的.
我很想問, 說曹操功業多偉大的同時, 誰對當時建安文學有瞭解的!?說曹操多偉大的同時, 誰又了解因此當時所謂的氣節已經蕩然無存!?司馬師輕易竄魏, 可有個姜維替曹位圖謀復國!?還是有個斷頭將軍嚴顏!?
講經濟, 三國裡面, 經常經濟狀況出問題的是哪一國!?你們那些人有研究!?
不說別的, 說稅制, 曹魏、東吳、蜀漢稅率各是多少!?這在這裡大概沒幾個人答的上來, 就算答的上來的, 也只會固執於數字的表像, 而忽略其真正的影響跟效益.
而說當時人吃人, 怪了, 蜀地從來不是曹操治理的, 到劉備底下人吃人了嗎!?人不吃人了就叫做功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