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沒在起床後喝杯咖啡就沒有辦法開始一天的活動,沒有音樂好像沒那麼嚴重,但是先聖先賢說過,沒有音樂的生命是一種錯誤,又有一說,一般人死前最後失去的感官是聽覺,觀世音菩薩是以耳根通證入。音樂對人類的重要性可見一般,而音樂是一個大產業的說法,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不過我要舉的是一個大產業裡的小產業,音響,尤其是所謂高級(Hi-End)音響。在今日,這個產業大概是日薄西山了,所以好的機器都越賣越貴,甚至以藝術品的方式來行銷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播放功能,奇的是,這世界上還是有人樂此不疲,以玩音響為樂,區區在下我就是這一類的怪叔叔。
會這麼沉迷於音響的人想必物理上的聽感一流,要不然也自認聽感一流。我會大膽說這是錯的。我喜歡舉我太太當例子。十多年前,我還在新竹工作時,朋友用很低的租金(一萬元)把光華街的透天租給我們兩人,那是一層30坪,五層的房子。我的音響在地下室,要爬兩層樓才到餐廳。那一天,我太太在廚房煮菜,開著抽油煙機,我在地下室關了門調整我的音響,飯好了,我們兩面對面吃著飯,她突然問我,今天是不是換了器材了,聲音變得有點尖銳,我說,朋友借給我一條鍍銀線,可是我不覺得尖銳啊!她說,你聽不出來,可是會刮我的耳朵,把它換下來吧!你一定以為我太太也是發燒友。其實,除了歌唱,她不聽其他音樂,至於音響,收音機等級的就可以了,對她來說,有聲音就好,而且要小聲聽。
這世界上其實充滿不懂咖啡卻滿口咖啡的達人,聽感不好卻號稱玩得一手好音響的發燒友,畫得不好卻說得很好的畫家,沒下過苦功練字卻賣得很好的書法家,沒有底蘊卻漫天胡扯的藝術學者。
然後,這堆人總是追隨者眾。真是一盲導眾盲,問題是這些人可以混口好飯來吃,但是對世人卻一點幫助也沒有。在音響界就是讓你掏出一大筆錢來,卻得不到好聲音,重點是買家還能自鳴得意,不久後,花的錢多了,買過的器材多了,自己也忽然間變成專家,甚至一派掌門,開始”指導”起後進來了,指導久了,還以為自己真的很行。
假如是這樣也可以找到商機,那麼這樣子的商機不會長久,即使長久,我輩有自覺者,連白天裡也難心安吧!縱使可以心安,我也不該在這裡為文鼓勵。
可惜的是,音響這東西就是這樣子在操作的,外觀,密技加上傳說,然後賣你高價,國王的新衣卻怎麼也戳不破似的,不過市場卻越來越小。所以,你看到商機了嗎?所謂的商機並不一定是要用騙的,所謂的商機也許不過就是換個方向來操作而已。
大家都知道幹我們這一行流行Open Source,Open其實是促進進步的一個動力,可惜音響界多數人不玩這一套,畢竟有凱子可以削,進入門檻又不算太高,把自己的Know-How說出去不就害了了了嗎?可是有一個人,在軟體界還沒流行Open Source時,就已經自己Open得很開心了,那就是Nelson Pass,我最崇拜的設計師之一。他在1970年代創立Threshold,1980年代創立副牌Forte,1990年代創立Pass Lab,2000年之後創立First Watt,此外也有專門以DIY他的線路的網站。在他門下出了不少設計師,最有名的當屬Krell的創辦人Dan D’Agostino。
Nelson Pass是DIY的擁護者。20多年前Nelson Pass發表了A類40瓦功率擴大機A40(我也裝起來過,熱度驚人,但是不久被我燒了),直到現在都深受DIYers的喜愛,網路上目前還有套件或是PCB在販售,Nelson Pass不僅是公佈線路,還幫忙解釋應該如何裝機才會出好聲。幾十年來Nelson Pass不斷的在網路上公布他所設計的線路,拜網路之賜,他仍活躍在DIY網站上指導後進,對他來說,DIYers所提的論點不僅對他自己的進步也有幫助,這些DIYers也可能是他所生產的廠機的未來客戶,其他設計師所做不到的是,他公布的線路甚至與他的廠機現役機種高度相似,甚至相同。只要不是用來營利,他鼓勵大家抄襲並且改進他的線路。他雖然有多項專利,但是很少聽說他用來告人。
Nelson Pass有因為公布他的發明,又允許大家抄襲而失去商機嗎?除了當年他犯了所有年輕設計者的錯誤,讓Threshold踏入財務問題而失去經營權之外,他的Pass Lab已經過了20的年頭仍然健在,與此同時,他的Open態度因為網路的關係更加Open,公布的資料速度越快,抄他的東西的人越多,他在網路上幫忙解答的更熱烈,但是他的廠機依然活躍在喜愛廠機的發燒友市場,我想大概要等他老到不能想出新東西時他才會退下來吧!
事實證明,一個人假如害怕自己的發明被抄襲,那麼他就開始喪失進步的可能,被淘汰的機率就會隨著日子過去而增加。Nelson Pass每隔幾年就會有新的想法公布,所以他是一直在進步著,舊的東西被抄無所謂,反正一直有新東西可以賣就好了。有趣的是,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舊東西還是被大家所喜愛,我想要是他有一天不開公司了,還是有一堆人願意付費請他來指導的。請問大家看到商機了嗎?
而我最重視的是Nelson Pass對於知識的分享,而且不以大師自居,在網路上也不會用教訓的口氣來對待晚輩,或是把技術變成神話,弄一些沒人聽得懂的東西。我記得我曾經分享過我在國中時功課變好的最大原因就是,即使我自己還似懂非懂,但是只要我把題目做對了,我總是願意試著教給做錯的同學,而從來也不會怕同學成績會因此而超過我,教得越多,我懂得越多,事實證明,除了少數幾次考試之外,我很少被超越,我稱這個做法叫做”分想”,被教的人進步,教人的也進步。大家分著想比我自己想要快多了,想法也會完整多了。一個很孤僻愛打架的小孩因此而交到許多好朋友。上面我引述Nelson Pass的話,正好與我的體驗若合符節。
以Open的角度出發,成功的例子難道還少了嗎?Google的Android不就是最現成的例子?我們身邊也有這樣子的人喔!像敬群學長就是國際上Open Source的名人,不僅自己創辦公司,現在更以低到不可思議的酬勞回來學校教導學弟學妹們,請問這樣子會失去商機嗎?
試著把別人教懂這件事裡面也是有商機的,不是嗎?
當這世界上的人(其實多數是大公司跟一些專利蟑螂)無不殫精竭慮的架起專利堡壘與地雷來互相攻擊時,這群Open的人難道就會沒飯吃嗎?我們是不是應該盡量少用或不得已之下才用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封閉的(相對於開放的)血汗企業的產品呢?
請同意我的想法的朋友可以把接下來這這一連串的文章分頭迴響出去(我稱之為”分響”),分響的同時也分想與分享你的想法(不一定要同意我的看法喔!)。分響這個以Open為商機的概念,分響這個以把別人(或者說你可能的未來顧客)教會為商機的做法,這個想法也許理想過高,但是請大家設法讓我們走出台灣現行科技業的死胡同。如此則功德無量。
既然作者將分享稱之為「分響」,我也稍微表達自己的看法,若有諸多不足之處,還請多包涵。
個人頗認同作者的一些想法,大廠們所謂的「密技」真的是密技嗎?歸根究柢,仍然是經過大量數據測試,以及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後所發現的,當然,對於廠商而言,這些就是「商機」。
不可否認大部分公司都是以「營利」作為目標,而且有些創新的確是付費的 ; 舉例而言,市面上諸多藥品的專利全被大廠們所把持,每件藥品都會抽成,作為專利授權費用,假若廠商未將藥品註冊專利,日後將會有其他廠商群起抄襲,到時原廠商所分得的利潤,可能遠低於當初研發時的成本,因此暫且判定 : 若沒有龐大的利潤,廠商便沒有動力研發新藥品,最終結果可想而知(記得本案例是從「有物報告」的網站中看到的)。
不過從 Nelson Pass 的例子中可發現,其實 Open Source 也是有商機的,而且可能是所謂的「藍海」,作者舉的 Google & Android 是個非常好的例子,撇開「Google 未經 Oracle 授權,即使用 JAVA 的原始碼」不談,Google 將 Android 免費授權,增加廠商們的開發意願,進而賺取龐大的廣告費用,這就是開源的好處。
當然在音響業中,像 Nelson Pass 這樣的人恐怕少之又少,能夠將所擁有的技術知識,透過網路分享出去,也藉由網路教會許多新手玩家,這樣「分享」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