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載:為魏延翻案
發表於 : 週五 8月 02, 2002 6:13 pm
超級不用功, 被演義影響而不自覺, 隨便拿正史來說嘴的笨蛋之一, 原發文者是大陸人.
[文章]千古奇冤----論魏延的被殺及諸葛亮的過失(作者:wowoo)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生前蒙冤、死後千秋挨駡了。蜀漢名將魏延就是這樣的一個可悲人物,魏延的死離現在已經有1700多年了,我們只好通過曆書來略知一二。
一:魏延並沒有背叛蜀漢
<一>:從魏延加入劉備陣營後看,他忠於蜀漢,作戰勇敢,戰功很大,從無背叛的意思。魏延“謀略出衆”、“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他跟從劉備和諸葛亮20多年來,他開拓疆土,身經百戰,“數有戰功”。很受劉備的器重。西元219年,劉備爲漢中王,力排衆議,識別英才,破格提拔魏延爲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把漢中的軍政大權叫給了他。他的這一決定令“一軍盡驚”,劉備當著衆人的面問魏延該怎麽做,魏延答”若曹操舉天下來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魏延並不是空口說大話的人,他對漢中的防守作了很大的貢獻。他採用儒家《周易》所謂的“重門”的方法,在漢中周圍以土木建“土圍子”,“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使不地入”。221年,魏延爲鎮北將軍;223年,魏延爲都亭侯。227年,魏延被任命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洲刺吏;230年,魏延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
真是意外,「謀略出眾」的評語從何而來, 三國志魏延傳翻來翻去無此評語!!魏延的描寫也斷章取義,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的個性自大的很, 嚴格說來幾乎無人跟他交好, 不說文官, 馬岱、王平、姜維等跟他皆無交情, 這代表什麼!?代表魏延的個性人皆不能忍.
由於魏延20多年來“臨難受命,折沖外禦,鎮保國境”的英雄業績,所以平時大家都認爲諸葛亮後,必定是魏延代替諸葛亮成主持軍政大事。這樣一個爲國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將,說他背叛蜀漢,怎能令人信服?
那裡大家認為魏延是孔明的接班人!?記載裡, 也只有他自己認為吧!?孔明明定的接班人是蔣琬跟費禕, 那裡輪的到魏延!?
<二>:魏延是第一任漢中太守,多次單獨領兵作戰,如果想背叛,時機不是很多嗎?後來魏延還單獨帶兵打敗曹魏大將郭淮,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真是易如反掌。歷史記載他禦敵有方、設制得法,英勇善戰。他的一生也沒有流露出反叛的意向,更沒有任何的舉動。>
所謂的歷史記載不過三國志魏延傳, 很多嗎!?何況諸多討論已經不會否定魏延並無反意, 連斐注都持此論.
<三>: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若是想背叛,真是易如反掌。從魏延的行動看,並沒有叛逆的行爲。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的時候,楊儀請費前往打探魏延的意思的時候魏延還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爲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可惜,他的這些話語卻被認爲是狂妄自大,他自告奮勇願意承擔重任親自帶兵伐魏,又被認爲是叛逆。如果他真的有叛逆的心,那麽在斷後期間爲什麽不調頭投魏,卻搶先南歸呢?他率領軍隊南歸的目的無非是:1,想制止楊儀違反他的意見的錯誤行爲;2,想在蜀漢內部澄清是非,辯明黑白。假若魏延果真是楊儀他們誣陷的那樣有叛逆之心,爲什麽還叫魏延率軍斷後呢?那不是給魏延一個投魏的好機會嗎?所以楊儀等說魏延“叛逆”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主將病死, 應該做的是什麼!?先保全實力吧!?對手是司馬懿, 可不是隨便什麼將領!!
何況魏延最笨的一件事情是燒棧道, 想阻止揚儀領軍回蜀, 單這一件事情, 就很嚴重了.
<四>:根據《魏延傳》和《魏略》的記載,魏延被殺的原因雖然有較大的差別,但是並沒有說魏延是因爲“叛逆”而被殺的。陳壽在《魏延傳》中評論“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翼時論比當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按照這種說法,魏延原本無意投降曹魏,他之所以搶先燒絕閣道,意在制止楊儀南歸,除掉一向和他不和的楊儀,由他來代替諸葛亮主持蜀漢的軍政大事罷了。這最多只可以說魏延要報私仇,有權欲,但不可以說他背叛蜀漢。《魏略》的記載是“亮長吏楊儀素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爲所害,乃張言延欲舉衆北附,遂率其衆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還,追而殺之。”按照這種說法,魏延是爲了顧全大局,不戰軍還而被追殺的。《楊儀傳》有這樣的記載“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爲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誰知諸葛亮對他早有提防,認爲他“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不可以當重任,而“意在蔣琬,琬遂爲尚書令、益州剌史。儀至,拜爲中軍師”。楊儀對此很不滿,“於是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還赤裸裸的對費禕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複及。”可見魏延叛逆是虛,楊儀心懷反叛是實了。
兩個都笨蛋.
[color=green]
二:魏延並沒有背叛,可爲什麽被冤殺呢?
<一>:從魏延本人看,他是一個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的人。他“性矜高”,所以“當時皆避下之”。他還“謀略出衆”,居然常常提出和諸葛亮不相一致的意見來,當諸葛亮制而不許,沒有採納他的意見的時候,他又“常謂亮爲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這樣他就不僅得不到位高權重、一生謹慎的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而且還讓諸葛亮對他産生了很深的成見;由於他的“性矜高”,他往往是鋒芒必露,讓上下都對他“皆避下之”,內心
[文章]千古奇冤----論魏延的被殺及諸葛亮的過失(作者:wowoo)
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生前蒙冤、死後千秋挨駡了。蜀漢名將魏延就是這樣的一個可悲人物,魏延的死離現在已經有1700多年了,我們只好通過曆書來略知一二。
一:魏延並沒有背叛蜀漢
<一>:從魏延加入劉備陣營後看,他忠於蜀漢,作戰勇敢,戰功很大,從無背叛的意思。魏延“謀略出衆”、“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他跟從劉備和諸葛亮20多年來,他開拓疆土,身經百戰,“數有戰功”。很受劉備的器重。西元219年,劉備爲漢中王,力排衆議,識別英才,破格提拔魏延爲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把漢中的軍政大權叫給了他。他的這一決定令“一軍盡驚”,劉備當著衆人的面問魏延該怎麽做,魏延答”若曹操舉天下來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魏延並不是空口說大話的人,他對漢中的防守作了很大的貢獻。他採用儒家《周易》所謂的“重門”的方法,在漢中周圍以土木建“土圍子”,“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使不地入”。221年,魏延爲鎮北將軍;223年,魏延爲都亭侯。227年,魏延被任命爲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洲刺吏;230年,魏延爲前軍師征西大將軍。
真是意外,「謀略出眾」的評語從何而來, 三國志魏延傳翻來翻去無此評語!!魏延的描寫也斷章取義,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的個性自大的很, 嚴格說來幾乎無人跟他交好, 不說文官, 馬岱、王平、姜維等跟他皆無交情, 這代表什麼!?代表魏延的個性人皆不能忍.
由於魏延20多年來“臨難受命,折沖外禦,鎮保國境”的英雄業績,所以平時大家都認爲諸葛亮後,必定是魏延代替諸葛亮成主持軍政大事。這樣一個爲國出生入死的功臣宿將,說他背叛蜀漢,怎能令人信服?
那裡大家認為魏延是孔明的接班人!?記載裡, 也只有他自己認為吧!?孔明明定的接班人是蔣琬跟費禕, 那裡輪的到魏延!?
<二>:魏延是第一任漢中太守,多次單獨領兵作戰,如果想背叛,時機不是很多嗎?後來魏延還單獨帶兵打敗曹魏大將郭淮,如果他要投降曹魏,真是易如反掌。歷史記載他禦敵有方、設制得法,英勇善戰。他的一生也沒有流露出反叛的意向,更沒有任何的舉動。>
所謂的歷史記載不過三國志魏延傳, 很多嗎!?何況諸多討論已經不會否定魏延並無反意, 連斐注都持此論.
<三>:諸葛亮死的時候,魏延若是想背叛,真是易如反掌。從魏延的行動看,並沒有叛逆的行爲。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的時候,楊儀請費前往打探魏延的意思的時候魏延還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爲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可惜,他的這些話語卻被認爲是狂妄自大,他自告奮勇願意承擔重任親自帶兵伐魏,又被認爲是叛逆。如果他真的有叛逆的心,那麽在斷後期間爲什麽不調頭投魏,卻搶先南歸呢?他率領軍隊南歸的目的無非是:1,想制止楊儀違反他的意見的錯誤行爲;2,想在蜀漢內部澄清是非,辯明黑白。假若魏延果真是楊儀他們誣陷的那樣有叛逆之心,爲什麽還叫魏延率軍斷後呢?那不是給魏延一個投魏的好機會嗎?所以楊儀等說魏延“叛逆”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
主將病死, 應該做的是什麼!?先保全實力吧!?對手是司馬懿, 可不是隨便什麼將領!!
何況魏延最笨的一件事情是燒棧道, 想阻止揚儀領軍回蜀, 單這一件事情, 就很嚴重了.
<四>:根據《魏延傳》和《魏略》的記載,魏延被殺的原因雖然有較大的差別,但是並沒有說魏延是因爲“叛逆”而被殺的。陳壽在《魏延傳》中評論“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翼時論比當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按照這種說法,魏延原本無意投降曹魏,他之所以搶先燒絕閣道,意在制止楊儀南歸,除掉一向和他不和的楊儀,由他來代替諸葛亮主持蜀漢的軍政大事罷了。這最多只可以說魏延要報私仇,有權欲,但不可以說他背叛蜀漢。《魏略》的記載是“亮長吏楊儀素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爲所害,乃張言延欲舉衆北附,遂率其衆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還,追而殺之。”按照這種說法,魏延是爲了顧全大局,不戰軍還而被追殺的。《楊儀傳》有這樣的記載“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爲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誰知諸葛亮對他早有提防,認爲他“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不可以當重任,而“意在蔣琬,琬遂爲尚書令、益州剌史。儀至,拜爲中軍師”。楊儀對此很不滿,“於是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還赤裸裸的對費禕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複及。”可見魏延叛逆是虛,楊儀心懷反叛是實了。
兩個都笨蛋.
[color=green]
二:魏延並沒有背叛,可爲什麽被冤殺呢?
<一>:從魏延本人看,他是一個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的人。他“性矜高”,所以“當時皆避下之”。他還“謀略出衆”,居然常常提出和諸葛亮不相一致的意見來,當諸葛亮制而不許,沒有採納他的意見的時候,他又“常謂亮爲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這樣他就不僅得不到位高權重、一生謹慎的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而且還讓諸葛亮對他産生了很深的成見;由於他的“性矜高”,他往往是鋒芒必露,讓上下都對他“皆避下之”,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