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不等於「Low TIM」!!!

DIY 電子電路技術相關討論專區。

版主: Jeff, Korping_Chang

文章kvl 發表於 週四 12月 04, 2003 12:24 pm

mtlin12 寫:kvl兄:
經過計算溫度效應,假設高溫時BJT Vbe為0.45V,Low TIM的最高A類
(Q5沒有off)輸出僅90mA而已,也就是最大靜態電流45mA的兩倍,比
DB-01的100mA低10%左右。

紙筆計算方式如下:
Bias 1.8V=Q1_Vbe+Q5_Vbe+90mA*10Ω+0mA*10Ω =0.45V*2+0.9V 0mA時,Low TIM的Q5要off了。


講清楚,讓您死了這條心。
供電+-24V,靜態第一級2.4mA,第二級約55mA。

當輸出12.01V/100R時:
LOW-TIM--上方122mA、下方2.4mA,第一級上方增為2.8mA
DB--上方120.54mA、下方955.25uA

為什麼?因為DB第一級被限為2.4mA,當加大到6mA會有與low-tim相當的結果。
kvl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05, 2003 8:34 am
來自: 台北縣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四 12月 04, 2003 2:34 pm

kvl 寫:
mtlin12 寫:kvl兄:
經過計算溫度效應,假設高溫時BJT Vbe為0.45V,Low TIM的最高A類
(Q5沒有off)輸出僅90mA而已,也就是最大靜態電流45mA的兩倍,比
DB-01的100mA低10%左右。

紙筆計算方式如下:
Bias 1.8V=Q1_Vbe+Q5_Vbe+90mA*10Ω+0mA*10Ω =0.45V*2+0.9V 0mA時,Low TIM的Q5要off了。


講清楚,讓您死了這條心。
供電+-24V,靜態第一級2.4mA,第二級約55mA。

當輸出12.01V/100R時:
LOW-TIM--上方122mA、下方2.4mA,第一級上方增為2.8mA
DB--上方120.54mA、下方955.25uA

為什麼?因為DB第一級被限為2.4mA,當加大到6mA會有與low-tim相當的結果。


Diamond Buffer的輸出級會先Off的原因是:
Vbe-Ie的特性曲線為指數曲線,因此當Ie的偏流一樣時,
Ie由偏流點向上增加時的Vbe變化量較小,
Ie由偏流點向下減少時的Vbe變化量較大。
由於Diamond Buffer的驅動級電流被限制住,
輸出電流增加時,驅動級的PNP電晶體Ie由偏流點向下減少,讓輸出級的NPN電晶體得到較多Ib。
而Low TIM卻是在輸出電流增加時,驅動級的NPN電晶體Ie由偏流點向上增加,讓輸出級的NPN電晶體得到較多Ib。
所以Diamond Buffer的輸出級會早一點點Off。
當然這樣的差異極小,遠不及溫度對Vbe的影響!
若要實際測試這種現象,除非實驗者有能力精確控制電晶體內部晶片的溫度,否則實驗就無法得到正確客觀的結果。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四 12月 04, 2003 2:45 pm

JY 寫:這篇不貼過來太可惜了...


發表人: aprilduck
小弟是DL大帥哥筆下---小輩們拜讀眾位先進在這個主題宏量為文而受益良多---應該上來道謝的後生小輩之一


在如沐春風之際也想提供一些小弟曾在職場中領略有關於 DB 及達靈頓的小經驗請眾位先進前輩們提點一番


小弟原來服務的行業是 Space &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因為這一行的所有設備都真正是靠天吃飯的,有太陽的時候才能搶著充一點電,沒太陽時只能儘量省著用,除了定點定期維修時可以小歇一下,其餘時間無論有無預警都嚴格禁止罷工


所以當時有一部份小弟設計的東西必須在非常嚴苛的工作環境、很低的供電電壓、uW 級靜態消耗功率的條件下勉力掙扎著正常工作,這樣的工作條件在混成厚膜陶瓷基板上實作時,小弟倒是很偏愛使用 DB 的結構 (小弟從沒像 Walt Jung 及 mtlin12 等等前輩一樣用分立的零件去實作過 DB,自是絕對不敢對分立零件兜成的 DB 妄自評論)


當時的故事是小弟的設計始終達不到客戶要求,而整個專案己經在小弟的手上耽誤近12週了 --- 就卡在一個看起來不難解決的問題 --- 輸出級不夠力,無法在設定的輸出電壓擺幅內推出或吃進 +/-250mA 的電流,硬灌或是硬拉電流時輸出級的晶体就用完全截止或完全飽合來抗爭


可問題是,當時小弟公司合作的 fab 使用的 Bipolar die 製程在 3-sigma 的條件下只能開出 hfe 60 的 npn 及 hfe 40 的 pnp 中功率晶体,高功率晶體佔用的矽面積更大, hfe 更是慘不忍睹, 即使是犧牲約 32% 良率在 1-sigma 的條件下也只能拿到中功率 hfe 150 的 npn 及 80 的 pnp,這樣問題就很給他嚴重了,在先不考慮 delta Vbe 會跳出來捅亂子的狀況下,最簡單的辦法是把它們接成達靈頓,這樣可以把驅動級的 Ib 降到 uA 等級,可這樣並沒有解決問題 -----


驅動級的 Ib 經過驅動級的 hfe 放大轉成驅動極的 Ie (同種達靈頓接法) 或 Ic (異種達靈頓接法) 之後還是得要灌進輸出級當輸出級的 Ib 而且這 Ib 還要大到足夠讓輸出級能推出或吃進 +/-250mA 的滿度電流才行,那如果在某個輸出電壓的時不需要滿度電流的情況下 --- 多備著用的輸出級 Ib 用 Force Beta 的方式把它給幹掉 (流到 0V 或 Power Rails 把它浪費掉) 就完美解決了 --- 這也就是說,小弟設計的東西它的最小的靜態消耗電流就是那個準備給輸出級輸出滿度電流的 Ib 加上其他不足掛齒的小食客嘍.....嗯........那小弟公司的客戶要求的 uW 級靜態消耗功率就 .......玩完了


那反正小弟當時服務的行業中能出手數千元美金買一個混成厚膜功能塊(function block)的大老爺還真不算少,真有需要的話一次給他用上個百來顆 bipolar die 或是 IC die 也絲毫不會手軟,所以小弟當時第一個想到的方法是去偵測輸出倒底需要多少電流再來決定該給輸出級多少的 Ib,嗯 ...... 輸出電流愈大給的 Ib 就愈多 ..... 真是好點子..... 可是這不就變成一個正迴授環路了嗎? 沒關係 ---- 用離散法的 chopper stabilization 方式有規率的剁碎 input 後,輸出加上個低通濾波,在迴路剛剛斷開而 LPF 還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以前趕快用一些數位式的手段來決定要給輸出級多少 Ib 再神不知鬼不覺的把迴路接回去就搞定了,反正小弟當時要做的東西只需要 DC ~ 100Hz (-3db) 的頻寬就夠了,怎樣玩都玩的出來....


當小弟把接好的 breadboard 和看起來還不錯的模擬結果送出去要求做同僚評估 (peer review) 後沒幾天,由可靠度工程師領軍帶著 fab 的制程管控師及小弟的頂頭上司就過來打槍了,原因很簡單 ---- 小弟的 chopper 也必須工作在數 uA 級,為了給 Miller 老爺燒柱好香請他老人家不要隨便出來觀愛 .... 嗯 .... 作亂起見,當時選了一個 Cob 非常小、小於 0.5PF 的 bipolar die 製程拿來做出整個斬波器的功能,製程管控師告訴小弟這個製程本來己經定案會取得生產認證了,但臨時出了一點小問題,所以這個製程的狀態要改為快要但還沒取得生產認證 ---- 這........小弟已經花掉的 6 週時間只好當成是花在公司休假順便心存感恩地磨練儀測及 die bond & wire bond 等等技巧了


接下來那將近 6 週的時間小弟是怎樣磨磳過去的己經記不太清楚了,反正小弟把能變的把戲及同僚間好意提供的協助從頭到尾再從尾到頭都玩完了,期間曾經想過換成 MOS 製程 --- 頂頭上司好心勸阻我死了這條心,即便是其中有些製程己經通過生產認證,但在有可能有幅射線的工作環境中,增強型 MOS 是不存在的,所有的 MOS 都會變成空乏型,要特別產生一個逆偏壓才能阻止所有的 MOS 在有幅射線飛舞助興的情況下快樂的全體導通


在小弟困座愁城無計可施之際,本想約了公司的產品經理一起帶著小弟竭盡所能做出的不合格樣品提頭去見客戶順便吹捧他們一下,如果氣氛還不太壞的情況下當場就可以跪地求.......他們重新檢討放寬一點規格


好說歹說連續幾天美食綿連攻勢下公司內負責這位客戶的 PM 終於答應呈報出差計劃,過了幾天後,比小弟大好多級、掌管市場與銷售的資深董事放話過來說想找小弟談談,心驚膽跳之餘也只能硬著頭皮過去,這位猶太裔的老美在耐心聽完小弟的哭訴抱怨後寫了個電話號碼叫小弟找他的老友 Hans R. Camenzind 聊聊,看看 Hans 能不能幫點忙,趕忙衝去問頂頭上司探探這個 Hans 是何方神聖,上司說﹕你不是想用 chopper & timer 來解決你的問題嗎?老傢伙要你去請教當年在 Signetic 揚名立萬只用 25 顆電晶体就能在矽晶上實作設計出 NE555 的 Hans 啦!


有這等好機會怎會放過,看看時差沒什麼問題焚香沐浴後 --- 沒有啦! 實際上是準備好所有的資料、紙筆、錄音機後就撥了電話,說明來意並問明可不可以錄音後就開始切入正題 (其實結果是不可以錄音但是可以切入正題),Hans 率直的告訴小弟﹕你不但想錯了解決方向也問錯了人,你的問題用 DB 結構就解決了 --- 小弟當時還小小反駁了一陣 --- Hans 的回答妙極了﹕是誰告訴你 DB 的那一對電流源是靜態的定電流源呢?正迴授雖然是人人避之為恐不及 --- 如果你不做振盪器的話 --- 但它並不是專門搗蛋用的,你只要對付好因為電流密度不同造成的溫度梯度,避免梯度導致的 Vbe 差異加上小心的調配各元件的係數使得電壓增益略低於一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 在混成厚膜上對付溫度梯度不算太難,但小弟實在聽不懂您老在說什麼 --- 老弟!我不是早說了你問錯人了嗎?你的問題早就被 Bob Widlar 解決了,那傢伙已經掛了,但你去找找他在 IEEE 發表的論文,雖然很多業內的機密他藏著沒發表也不能發表,但你好好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你的問題早就被他玩完了


小弟當時掛上電話後仍然是一頭霧水,但至少有了個方向,Bob Widlar 名氣可大的多了,仔細拜讀一小部份他的論文後終於搞清楚了 Widlar 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也感佩於他那種急於向世人介紹他所有的創見及發明但為了保護有價的商業機密而又不得不每件事情都要大玩拼圖遊戲的精力.........也說不定他是樂在其中呢!


Widlar 的解決方式說的最白的是在他 1987 年在 IEEE Jou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 發表 LM12 的研發成果時透露的, 其實這個解決方法搞不好在他被允許發表以前他們早就用翻了用爛了, 即便是這樣他還是依循著他的風格: 凡事只說一半, 而通常他也只畫出一半的圖, 國家半導體 (NS) 獲得 IEEE 同意後把這篇論文納入 NS AP NOTE # AN-446B, 在第二頁的開頭只有寥寥幾字含混不清的介紹 Q12-Q14 的功能, 但仔細比對一下 LM12 的原始規格, 您會發現他只在每半週花了 500uA 的靜態電流源就能指揮輸出級搞出 13A 耶!



就算把下一頁詳圖中那個達靈頓 Q41 的 hfe 扣掉 , 這個約 1000 倍的 GAIN 也大的夠嚇人了, 看看那個騎在第二頁簡圖 Q12 Q16 上的那兩個 Q13 Q14 組成以 Widlar 為名的衛德勒電流源, 不就是活生生的一個帶著正迴授的 Ib 電流源嗎? 那麼那些 IC 規格書上把它一股腦畫成一個圓圈包一個箭頭也是名正言順的理直氣壯了


事後小弟當年的東西當然順利完成, 那趟提頭賠罪之旅也當然也就沒去了


小弟知道小弟這一大篇跟這個討論串的主題壓根沒啥子關係-----


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們耐著性子看完


重點就在:一般Diamond Buffer的等效電路中,那兩個「電流源」並沒有人「規定」必須是固定電流!

本來在講完在Diamond Buffer兩個輸出電晶體B極間跨接電容可以改善Diamond Buffer的速度問題之後,便要講「可變的電流源」,卻讓這一連串爭論給耽擱了!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11:50 am

前面曾提到在Diamond Buffer電路的兩個輸出電晶體B極間跨接一個電容,就可以改善Diamond Buffer電路速度較慢的問題。
其原因就在加上這個電容後,在訊號快速變化時,Diamond Buffer電路的驅動級NPN電晶體可以透過這個電容去驅動輸出級的NPN電晶體,驅動級PNP電晶體可以透過這個電容去驅動輸出級的PNP電晶體,原本驅動級的驅動電流受到限制的狀況,因為這個電容而被打破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Diamond Buffer電路的標準偏壓方式。
圖檔
其驅動級與輸出級的偏流是由驅動級電晶體射極電阻和輸出級射極電阻的比例所決定。
而射極電阻的阻值越小,Diamond Buffer的輸出內阻越小。
但是射極電阻的阻值越小,射極電阻對穩定偏流的效果越差,溫度變化對Vbe及hfe的影響會讓偏流產生很大的漂移!
對IC電路設計而言,可以在Layout上把驅動級電晶體和輸出級電晶體放得很近,達到最佳的溫度補償效應。
但對分立元件的電路而言,即使將驅動級電晶體和輸出級電晶體用瞬間膠黏在一起,溫度補償的效果仍不理想,必要時,射極電阻必須採用熱敏電阻,驅動級用負溫度係數熱敏電阻,輸出級用正溫度係數熱敏電阻。



Diamond Buffer電路的那兩個電流源其實並不限定必須是固定電流的電流源!
對於電阻性負載而言,我們可以讓那兩個電流源隨訊號振幅的變化而變化,這樣的Diamond Buffer電路在某個輸出電流範圍以內,便可以有動態A類的效果!這時候才可以大聲說:Diamond Buffer電路在輸出超過靜態電流的兩倍以上時,仍然可以保持驅動級電晶體和輸出級電晶體都沒有截止。
圖檔

電流源的變化不一定要隨著輸入訊號改變,也可以接到輸出端,隨著輸出訊號改變。
接到輸入端時,電流源的變化較快,但Buffer的輸入阻抗變小。
接到輸出端時,電流源的變化較慢,但Buffer的輸入阻抗較大。
圖檔



如果負載具有很大的感抗或容抗時,輸出電流的大小跟訊號電壓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此時必須依照輸出電流的大小來決定電流源的變化,而取出輸出電流訊號最方便的方式便是由輸出電晶體的Ic來取得!
圖檔
這是一種正回授電路,必須避免回授量太大,造成偏流增加太多!
如何取得最佳的回授量則有待設計者的努力。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kvl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2:02 pm

好酒沉甕底!
kvl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05, 2003 8:34 am
來自: 台北縣

文章David Lin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5:55 pm

精彩!精彩!! :)
頭像
David Lin
山寨寨主
山寨寨主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週日 4月 08, 2001 5:22 pm
來自: 調景嶺

文章狂人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8:56 pm

好啊!!! 讚!!!
每個數位線路中,都有個類比信號在大喊著 "放我出去~"
In every digital circuit, there is an analog signal screaming to get out.
頭像
狂人
SR60
SR60
 
文章: 6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3 12:43 am
來自: 路西法的老家∼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9:56 pm

討論區怎麼變了?

這裡跟http://www.myhpw.com/phpBB2/viewtopic.php?t=11702&start=300有什麼差別?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Jeff 發表於 週五 12月 05, 2003 10:05 pm

wensan 寫:討論區怎麼變了?

這裡跟http://www.myhpw.com/phpBB2/viewtopic.php?t=11702&start=300有什麼差別?


原有的討論區已經休站, 目前連同之前的討論與會員帳號整個移往本站.

謝謝~ :D
Do It Yourself~
頭像
Jeff
AA 的老闆
AA 的老闆
 
文章: 27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4, 2001 6:09 pm
來自: 無聲的所在

文章aprilduck 發表於 週六 12月 06, 2003 6:31 am

感謝JY大爺續命......嗯......續文之恩


感謝 DL, ELE, JEFF, KVL, MTLIN12, WENSAN, 狂人(字母順序..如有遺漏請儘量怪罪小弟) 等等先進前輩們提點


看了 wensan 前輩對 DB 的動態電流源精闢入理的分析解說後,小弟趕忙去翻翻塵封有一段時間的私人工程日誌......順便回味一下當年的小喜小悲.......


正好看到一頁當時寫下來以中英文夾雜狠狠問候 Widlar 本人及家人安好做開頭的段子,恰可呼應 ----- .....嗯.....小弟不才....續貂 ---- wensan 前輩在 DB 動態電流源一文文末對於 Widlar 這樣大宗師級人物設計實力的肯定


小弟氣盛時問候 Widlar 大師本人及家人的部份當然就省略了,小弟不會貼圖,有勞眾位先進有閒暇時間的話上 NS 網站找 AP NOTE # AN-446B 第二頁的簡圖


(小弟要先稟告眾位先進前輩們 Widlar 這一招比較適合在矽晶及混成厚膜上實作)


還是那 4 顆晶体 Q12 Q13 Q14 Q16, Widlar 擺在那的 R5 是為了提醒看圖的讀者要用依伯莫爾方程式及電晶體的互導 (transconductance) 模型去想這幾顆晶体的關係,換成業內習用的畫法,那顆電阻應該反射?......嗯.....轉進?轉移?用轉換好了......轉換後插入到 Q12 的 e 腳跟圖上標的 output之間,轉換後原來 R5 留下的空位就直接給它短路,這樣就比較容易看的出 Widlar 這個死天才 (他己經仙去很久了,沒有不敬的意思) 是怎樣做出一個受到良好控制的正迴授環路


其實如果再能把 Q13 Q14 以 Q12 的 C 腳為縱軸由右翻左鏡射一次, 小弟的意思是在 R5 己經被輕換走了的情況下把 Q14 的 C 腳拉到 Q12 的左方去,就更容易明瞭了......呼.......希望眾位先進前輩知道小弟這一段在胡說八道些什麼......有先進前輩能幫忙貼張小圖就完美了


被轉換到 Q12 的 e 腳的那個電阻其實根本就是在製作 Q12 時 e 腳時特別處理過的擴散電阻,目的是為了要讓 loop gain 剛好比 unity 低那麼一點點,仔細調整後還可以剛好實作出 Q12 的 Vbe 變化量在跑的電流不同的狀況下可以差不多跟監後面那顆面積比它大了好多倍的 Q16 在不同電流輸出時的 Vbe 變化量.........耶?.........這不就等於把 Wildar 電流源的精髓再用了一遍嗎?


所以這個惡名花心在外、招惹多少無辜良家電路震盪個不停的正迴授就此馴服於兩組 Widlar 輕巧的 Vbe 軟語之下


也是所以......小弟每次看到 Bipolar IC 規格書上寫的靜態電流如何如何小、輸出推動能力又如何如何大的時候都會想到 Bob Widlar 這位大宗師得意的微笑


NS 網站上還真有一張 Bob Widlar 微笑著與他另一個得意傑作 LM10 的合照


小弟知道這又是一篇跟這個討論串的主題壓根沒啥子關係的胡扯 -----


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們耐著性子看完


也感謝各位先進前輩們容忍小弟的胡扯
aprilduck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13, 2003 10:38 am
來自: 靠陽光賞飯的拜日教小壇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六 12月 06, 2003 8:38 am

這是一個OP AMP的電路,其輸出級下面是達靈頓,上面是正回授控制輸出電晶體Ib的電路,並非Diamond Buffer架構。
圖檔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六 12月 06, 2003 7:40 pm

補充一下,向這樣子的Diamond Buffer偏壓方式,由於驅動級電晶體沒有射極電阻,即使電流源隨輸出電流變大而變大,也很難有輸出電流大於靜態偏流兩倍以上仍能保持電晶體不截止的動態A類的效果。
因為驅動級電晶體的Vbe幾乎是固定的,而輸出級電晶體的射極電阻卻會因輸出電流增大而增大。
圖檔

必須是像下圖這種驅動級電晶體有加射極電阻,電流源隨輸出電流變大而變大時,驅動級電晶體射極電阻的壓降也加大,才會有動態A類的效果。
圖檔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mtlin12 發表於 週六 12月 06, 2003 8:55 pm

http://www.elecdesign.com/Globals/PlanetEE/Content/2800.html

Walt Jung所提的(R3-R4 ) 即圖中R4、R5是調整Vbe使用的。
=======================================
Here, the VBEs aren't exactly equal between complements
Q1-Q2, or for Q1-Q3, and the idle current in Q3 is more
than 10 mA (about 13 mA). Similar reasoning applies to Q2-Q4. Either more or less output-stage current through Q3-Q4 can easily be affected, simply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values of R3/R6 and R4/R7 together. This is best done via
the choice of R3-R4 value, leaving R6-R7 fixed.
=======================================

與您所謂的『驅動級電晶體有加射極電阻,電流源隨輸出電流變大而變大時,驅動級電晶體射極電阻的壓降也加大,才會有動態A類的效果』,並不相同。

像DB-01沒有 圖中R4、R5,主要是CRD1、2本身就是驅動級電晶體的射極電阻,並無需再另外加上。
http://homepage19.seed.net.tw/web@3/asaas/default.htm

@世界首創 優質昇壓器結合0dB後級 即將由茂凱推出
mtlin12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13, 2003 10:05 am
來自: 台北市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六 12月 06, 2003 11:17 pm

mtlin12 寫:http://www.elecdesign.com/Globals/PlanetEE/Content/2800.html

Walt Jung所提的(R3-R4 ) 即圖中R4、R5是調整Vbe使用的。
=======================================
Here, the VBEs aren't exactly equal between complements
Q1-Q2, or for Q1-Q3, and the idle current in Q3 is more
than 10 mA (about 13 mA). Similar reasoning applies to Q2-Q4. Either more or less output-stage current through Q3-Q4 can easily be affected, simply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values of R3/R6 and R4/R7 together. This is best done via
the choice of R3-R4 value, leaving R6-R7 fixed.
=======================================

與您所謂的『驅動級電晶體有加射極電阻,電流源隨輸出電流變大而變大時,驅動級電晶體射極電阻的壓降也加大,才會有動態A類的效果』,並不相同。

像DB-01沒有 圖中R4、R5,主要是CRD1、2本身就是驅動級電晶體的射極電阻,並無需再另外加上。


Walt Jung以驅動級電晶體的射極電阻與輸出級電晶體的射極電阻來調整偏流,是標準的Diamond Buffer的偏壓方式。

DB-01驅動級電晶體的射極直接接到輸出級電晶體的基極,並沒有串上射極電阻,反而在驅動級電晶體的基極加上偏壓來決定輸出級電晶體的偏流,這是另ㄧ種偏壓方式。

=======================================
Here, the VBEs aren't exactly equal between complements Q1-Q2, or for Q1-Q3, and the idle current in Q3 is more than 10 mA (about 13 mA). Similar reasoning applies to Q2-Q4. Either more or less output-stage current through Q3-Q4 can easily be affected, simply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values of R3/R6 and R4/R7 together. This is best done via the choice of R3-R4 value, leaving R6-R7 fixed.

At 13 mA of current in Q3-Q4, they operate rather rich in Class A mode--at least until heavier loads should appear. For this bias level, departure from Class A will occur somewhere around 1.5 V, for a 150 load.
=======================================

Walt Jung所謂的A類是很保守的,並沒有逾越A類單端推挽電路的理論。跟動態A類是兩回事!

要做動態A類必須讓跨在兩個輸出級電晶體基極的電壓隨輸出電流的加大而變大,以補償輸出電流在輸出電晶體射極電阻上所增加的壓降。所以當驅動級電晶體有射極電阻,而驅動級的偏流又可以隨輸出電流加大而增加時,便可以達到動態A類的效果。這跟Walt Jung那篇文章並沒有牴觸!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uuu 發表於 週日 12月 07, 2003 8:17 pm

圖檔
如果
我照著....
柯桑
POST的圖原理用的話.......
"動態電流源"輸入端
我一定會接到Buffer輸入端
求訊源的動態變化追蹤較快
且和Buffer較同步
至於
Buffer的輸入阻抗變小
蝦米都不怕啦 :ho:
我先在前面(電壓放大後)
加用一級.......LOW TIM Buffer來推 :bs:
:ya: 圖中的靈魂R10......粉妙 :ya:
也不一定要接地啊 :P
加料一下 ;)
也許
可以接輸出端
還也許
可以接迴授
也許........ 8)
哈哈....條條康莊大道 :bs:
uuu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16, 2003 3:18 pm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一 12月 08, 2003 4:23 pm

SPICE對電路分析設計的幫助很大!
建議各位參考「台科大」出版、盧佑銘編著、「OrCAD PSpice A/D V9.0電子電路分析」一書。
書內有PSpice軟體操作的詳細介紹。
如果買不起PSpice商業版沒關係,DEMO版可以RUN 64個節點、10個電晶體、兩個運算放大器、65個數位基本元件。
對於一般電路理論的驗證應該夠用。


特別聲明!本人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為這本書或軟體做廣告。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viaviavia 發表於 週二 12月 09, 2003 10:45 am

先去下載安裝這二個軟體。

http://www.ousetech.co.uk/winspice2/

http://www.5spice.com/

用 5spice 這個建立電路圖,再選擇要分析的方式,5spice 會自動找 winspice 來分析電路,夠簡單了吧。 :oops:
討論音效卡改裝的網站

http://www.gen6991.idv.tw/
頭像
viaviavia
友站的站老大
友站的站老大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2, 2003 4:46 am
來自: 高雄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三 12月 10, 2003 5:12 pm

之前曾有人對於Diamond Buffer電路架構用在後級功率放大器上似乎有所疑慮!
因此我畫了兩個用在後級功率放大器上的Diamond Buffer電路供各位參考。

首先是雙極性電晶體的Diamond Buffer電路。
由於Diamond Buffer電路的驅動級偏流受到限制,大電流輸出時,驅動級驅動輸出電晶體的Ib會不夠用!
所以必須用正回授的方式隨著輸出電流的增大,把驅動輸出電晶體的Ib也增大。
這個電路唯一的問題在於溫度補償不容易處理!
圖檔
PSpice模擬2MHz、45V峰值的波形如下:
圖檔

由於MOSFET的負溫度係數的關係,如果用MOSFET來做,溫度補償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
而MOSFET並沒有驅動級驅動輸出電晶體的Ib不夠用的問題,因此不需要用正回授的方式把驅動輸出電晶體的Ib增大。
因此電路就簡單多了。
圖檔
PSpice模擬2MHz、45V峰值的波形如下:
圖檔

由模擬出來的波形可看出雙級性電晶體的電路速度較快,MOSFET的電路稍微慢了一些。
當然這跟零件的選用有關係,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不同的元件來試試看!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狂人 發表於 週三 12月 10, 2003 5:50 pm

好噁心的波型圖啊 :aa: 果然是高手出招, 只需一招啊...

如果文山大有空+有閒+有興趣, 開個教學課程應該會有不少人報名啊... :aa:

糟了... 害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去敗零件回來搭一個...
每個數位線路中,都有個類比信號在大喊著 "放我出去~"
In every digital circuit, there is an analog signal screaming to get out.
頭像
狂人
SR60
SR60
 
文章: 6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3 12:43 am
來自: 路西法的老家∼

文章wensan 發表於 週五 12月 12, 2003 6:39 am

這個電路到底是「正回授」還是「負回授」其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圖檔
從上圖中的Q3或Q6來看,若Q3的Ic增加會因為Q1的放大導致Q3的Ib增加,
若Q6的Ic增加會因為Q8的放大導致Q8的Ib增加。
雖然因為Q4、Q5射極的「箝位」作用,搶走了大部分由Q1、Q8所放大的電流,
限制了Q3、Q6的Ib的增加量,所以Q3、Q6的電流並不會無限制增加。
但由此看來,這是個「正回授」電路應該沒有錯!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輸入訊號Vin與輸出訊號Vout來看,當Vin大於Vout時,Q3的B極電位被Q4的E極所推昇,導致Q3的Ic增加。
Q3的Ic增加會驅動Q1導通,而Q1的Ic則直接驅動輸出電晶體Q2,使正向輸出電流增大,Vout升高,促使Vin與Vout的差異變小。
當Vin小於Vout時,Q6的B極電位被Q5的E極所拉低,導致Q6的Ic增加。
Q6的Ic增加會驅動Q8導通,而Q8的Ic則直接驅動輸出電晶體Q7,使負向輸出電流增大,Vout降低,促使Vin與Vout的差異變小。

因此這其實是一個抑制Vin與Vout發生差異的「負回授」控制迴路!!!

這個電路的20KHz、40V峰值的PSpice模擬波形如下:
圖檔
由圖中可看出Vin與Vout的波形幾乎完全重疊!
但是Buffer電路的輸出內阻不是會吃掉一些電壓,導致輸出電壓小於輸入電壓,而使增益小於1,不是嗎?

由此可見這個抑制Vin與Vout發生差異的「負回授」控制迴路可以降低電路的輸出內阻,使電路增益非常趨近於1!



之前我畫的MOSFET Diamond Buffer電路也可以加上這種「負回授」控制迴路。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從上面這兩個MOSFET Diamond Buffer電路2MHz、40V峰值的PSpice模擬波形可看出,用電晶體的那一個電路還是稍微快了一些。
:( 誰能了解Low TIM的奧義!?
頭像
wensan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二 10月 28, 2003 5:39 am
來自: SanJose

文章David Lin 發表於 週五 12月 12, 2003 10:35 am

多謝指教! :)
頭像
David Lin
山寨寨主
山寨寨主
 
文章: 1461
註冊時間: 週日 4月 08, 2001 5:22 pm
來自: 調景嶺

文章ArvoEX 發表於 週六 12月 13, 2003 1:19 am

wensan 寫:特別聲明!本人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為這本書或軟體做廣告。


所以我合理的懷疑您是該書作者 :twisted:



...快逃 :hard:
Headset: SR80
頭像
ArvoEX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5, 2003 5:37 pm
來自: 小菜菜家

文章genome 發表於 週六 12月 13, 2003 11:31 am

ArvoEX 寫:
wensan 寫:特別聲明!本人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為這本書或軟體做廣告。


所以我合理的懷疑您是該書作者 :twisted:

...快逃 :hard:


唉唉
wensan兄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
"「台科大」出版、盧佑銘編著、「OrCAD PSpice A/D V9.0電子電路分析」"
8)
genome
SR80
SR80
 
文章: 244
註冊時間: 週二 1月 22, 2002 6:07 am
來自: USA

文章狂人 發表於 週六 12月 13, 2003 12:32 pm

genome 寫:
ArvoEX 寫:
wensan 寫:特別聲明!本人並未收取任何廣告費,為這本書或軟體做廣告。


所以我合理的懷疑您是該書作者 :twisted:

...快逃 :hard:


唉唉
wensan兄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
"「台科大」出版、盧佑銘編著、「OrCAD PSpice A/D V9.0電子電路分析」"
8)


這也有可能是筆名啊... (逃) 等等有經過書店來看看有沒有賣這本書... XD
每個數位線路中,都有個類比信號在大喊著 "放我出去~"
In every digital circuit, there is an analog signal screaming to get out.
頭像
狂人
SR60
SR60
 
文章: 69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10, 2003 12:43 am
來自: 路西法的老家∼

文章skychu 發表於 週日 12月 14, 2003 8:59 am

wensan 寫:圖檔
因此這其實是一個抑制Vin與Vout發生差異的「負回授」控制迴路!!!


這和Yamaha 的ZDR 相似 ! 應可減少失真. DB-01 如加上則可更上一層樓.
但Q3, Q6, Q1 & Q8 失真太大, 工作在Class-B (or Class-C), 反而增加失真. 這是我沒法解決點.
最後由 skychu 於 週三 12月 17, 2003 9:56 a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頭像
skychu
SR40
SR40
 
文章: 3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06, 2002 6:24 pm
來自: Kaohsiung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音響 DIY 電路技術討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7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