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6->Hugo->Tzar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N6->Hugo->Tzar

文章113usic 發表於 週二 7月 11, 2017 10:10 pm

轉載,全文請移玉步:
https://113usic.com/2017/07/09/n6-hugo-tzar/


圖檔

為了盡量得到更客觀的測試結果,反覆測試是必然的
所以會經常走遍各地,為的可能只是測試同一件器材
先感謝一眾寶號慷慨提供「試機服務」給這種奢侈品的消費者
須知道上一個耳機年代,是沒有試機這回事的。。。

這帶出一個問題
如果測試結果不理想,例如對某耳機的性能與其價錢之間的合理性有懷疑
就需要再找demo做測試
先不說demo跟正貨/公模跟CM 的聲音差異是否存在
更不說假demo/各耳機店的demo品質 有所不同
假設以上都市傳說並不存在/影響力很小
那就帶出下一個問題

所謂「煲耳機」的run-in問題
我不能準確掌握該demo是否已進入其最佳狀態
先輕輕講一講run-in的迷思
這已是千古老生常談的極致
科學/求真心態 是絕對必要
不過別把自己想不通的,就必然否定,或者惘下判斷
要證實run-in這東西的存在大致有2個方法
第一是用科學儀器測試
第二是實戰,聽多一點
基於方法一是普遍大眾都行不通
所以在「試機服務」的時代
方法二就好很多了
以我個人的立場,run-in是100%存在
至於run-in的影響力有多大
往後的段落會基於本回的測試對像形容一下
然而本回的體驗,更令我感受到某部份玩家可能對run-in輕視了/低估了


圖檔
*測試主要以中/港/台/英語等流行曲的flac/MQS/DSD為音源
*下列圖表中大部份細項以10格為指標容量,個別會選用7格(因覺得沒必要用太多容量)
*10格細項之中黃線代表著2017年之前IEM之能力極限(大概);而黃線後的部份是基於科技日新月異,新一代便攜旗鑑越出越頻密,所以IEM組合是絕對會慢慢超越黃線
*灰格代表0.5

究竟run-in後的Tzar會不會飛?
好問題,值得正視
起初為了耳機線而比武招親,順路試試demo剛到步幾天的Tzar
店員用「六指琴魔」來形容它…在下佩服
一上耳就有點失望,因為非常明顯是沒有run-in好
音場細小不堪,聲音濛暖厚散,更不要說什麼層次/鮮活/立體
以我的標準架構來說,音場各細項/三頻表現 平均得分大概只得3-4
以價錢來衡量的話,大概值$2,000港幣好吧

一個月之後到另一家很久沒去的店再試試
這個demo就不錯了,起碼聲音取向都明確了
聲音還是有點濛厚粗,不過音場已顯示出頂級旗艦的功力
而三頻質數及其他細微部份絕對需要得到改善才配得上它的價錢

直到前天那家耳機店的demo,我才感覺到自己對Tzar的了解才是剛剛開始,之前的體驗都只是幻影
那家耳機店果然煲得很足,要讚!! (可能有刻意去煲,或者多人試機,說不定的)
(題外話,不是每一家耳機店都會乖乖去run-in的)

以下Tzar的測試結果是基於這個run-in表現得最好的demo去定論:


圖檔


經過這次2小時的試機,除了對run-in有感,亦覺得Tzar需要臨場的warm up,因為我試第一首歌的表現,到後期的表現,什至最後我再播開頭那一首歌,落差實在不少。。。感覺要服侍好這18個單元,真的要花多點時間和心思。和Fourte一樣,表面上ohm數很低,不過實際上要花的推力跟SEM9相約,Hugo的音量要開至黃色。

開聲會覺得有點偏向濛,不過warm up後會好一點。音色上稍稍厚暖帶一點暗,而個人覺得背景音樂比人聲暖一點。另外,背景音樂亦會較實淨,相反人聲相對會鬆一點。整體聲音線條稍稍離中性粗一點點。

三頻中會以中頻及低頻主導,人聲大部份時間都佔整體聲音大概45%左右。聲音密度隨著warm up 的過程而越來越緊密,而用DSD+SEM9作AB測試亦能明顯對照出Tzar的豐富程度。



圖檔


進入狀態後的Tzar給我的印像是很工整/全能/平衡,帶有系列中A12的影子,亦有A12加強版的感覺。分析力有8,因我又再次感受到樂器及背景的「毫無保留」/「鬥麗爭妍」,再加上體積及音場的優化,逞現出一個更加壯闊的音樂畫面,因此中頻及樂器表現是穩穩的超越7,不過又未至於SPK組合般深刻/順滑/圓潤。高頻方面基於其量較少,亦暫時未見其突出之處,不過也不曾發覺有任何瑕疵,因此穩佔7。

人聲方面在所有範疇中算是較弱的一環,主要因為其聲底雖然屬暖,但還是覺得有點乾/不夠潤。這裡其實有點難形容,因為已經不是冷暖/厚薄/虛實/清濛/光暗/粗幼 的問題,而是人聲質量上可以再豐富點/full一點/密度多一點。另外其人聲attack表現得非常保守,人聲高頻申延亦很一般,而人聲回音方面還可以。

低頻方面非常穩紮,多以定點的方式逞現而並非滲出來,下潛功夫亦落到頗深的胸腔位置。這些都與Fourte的低頻有點異曲同工,因為就算量算是稍多,效果卻很舒服到位,層次及細微變化絕對發揮得很好。Tzar與Fourte異就異在其低頻面積比Fourte瘦一點點,但就多了一點點低頻的力感,比較上有驅動力。



圖檔


音速方面我覺得Tzar不快不慢,音力稍大不過尚算正常/普遍 的程度,聲音彈跳力有點受惠於其音力及樂器體積。音樂感及澎湃能力亦主要受惠於其音力及整體音樂畫面之優化,但如要探討它的起伏能否去到誇張的程度,我覺得它不會,它是屬於穩當進退那種。

鼓聲其實不算非常突出的那種,不以此音力及彈跳力之下其實已得到應有的發揮。Hihat/crash的像真度亦很高,沒有發現什麼毛病。



圖檔


我寫到這裡關於音場的部份,其實覺得各大品牌在市場定價方面有某程度上的一致性。就以Tzar為例,這個檔次的音場去到8已是基本,配合其出色的體積及分析力,帶出優秀的結像/分離度/空間感/立體感。

我想說明的是,如果我要基於現有的N6->Hugo->GPH->SEM9組合,把整體音樂體積/音場弄到超越黃線而同時不失其餘範疇的表現,我都至少需要買入一個$20k以上港幣的便擕器材來優化,例如SPK/Fourte/本回的Tzar/之後提及的金磚/香港7月中至7月尾demo才抵港的Hugo 2 (如果Hugo 2比Hugo的優化真的夠大,那就是$20k以下的換貨理想選擇了),就算考慮打造一套2.5 mm的平衡宇宙組合,一樣需要頗大的花費。至於3.5 mm的耳機線呢?其實試過有可行的選擇,不過$10k左右或以上的耳機線,真的未能為其突破心理關口。。。而DAP轉盤絕對是一個優化進程中的突破點,不過效果就成疑了,因為我試過把N6換成AK380加到Hugo組合中,某些範疇會有感到優化,但其實不明顯,而且音力就明確弱了,而且AK380現在減價也要約$18k。關於轉盤的優化測試,我覺得還是Hugo 2的方向會更可行,所以轉盤方面會留到更遙遠的將來才會更詳細地探索。

再者,再次印證,去到最高級別的便擕組合,以幾何級數上升的花費主要都是花在音場/空間/體積/分析/密度,務求收窄與耳牛等級之間的距離。



整體已經很全面穩當的Tzar,如果要再加以調音點綴,我會較針對其人聲質量及人聲音效而選取線材,這方面同樣引導了我聯想到Crystal Cable,因它亦能同時增強光暗度及清晰度。

首尾呼應,究竟未開聲的3-4,與開了聲的7-8
差距夠不夠令玩家們重視?
那就要耳聽為實了
歡迎進來我的個人音樂網頁...好易找~
頭像
113usic
SR40
SR40
 
文章: 15
註冊時間: 週六 6月 17, 2017 10:38 pm

Re: N6->Hugo->Tzar

文章Bosequic 發表於 週三 7月 12, 2017 4:28 pm

How can I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issues discussed?
Bosequic
SR40
SR40
 
文章: 2
註冊時間: 週三 7月 12, 2017 12:00 pm

Re: N6->Hugo->Tzar

文章113usic 發表於 週日 7月 16, 2017 11:45 am

Bosequic 寫:How can I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issues discussed?


what issues do you mean?
歡迎進來我的個人音樂網頁...好易找~
頭像
113usic
SR40
SR40
 
文章: 15
註冊時間: 週六 6月 17, 2017 10:38 pm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