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所有形式耳機與耳機驅動器相關討論,耳機系統專區.

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nt72 發表於 週一 3月 23, 2020 9:20 pm

Hi-X55
密閉式大耳罩,44mm 新研發單體
阻抗:25 ohm
靈敏度:118dBspl/V = 98dB/mW

試聽地點+14在哪不講
隨便聽聽就兩小時多,同場對手有DT880 PRO、SR80e ,我印象中K701、K712、M50x、DT770等等

https://imgur.com/i4lohMj
https://imgur.com/a/VeuiNq4

拍很糊,隨意拍
做工沒什麼挑剔的,我感覺起來會很耐用,上面的海綿是魔鬼氈黏上的,所以可以拔除替換,非強力膠黏著上去
有活動關節,可以摺疊收納,重量不重,原配線3M很長,我覺得它該多送個1.2M的
可拆卸耳機線是2.5mm,跟M50x一樣,且有卡隼,線是否能跟M50x互用我不知道
隔音性能很好,我覺得隔音比770 PRO好,戴上去時會有氣密感的感覺,就耳罩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隔絕,蠻像氣密窗效果來達到隔音效果,神奇的是,通常這種隔音良好的耳機一戴上去會有很明顯強烈 固有邊界 的感覺,但X55不強烈,反而像腔室有挖透氣孔的密閉式耳機EX:DT770、Z7M2,不會感覺空氣太悶塞,聲音也不怎麼感覺悶。
左右夾力蠻強的,但沒DT770 PRO一開始那個3.5N夾力強,亂猜估計大概3N夾力
跟店員稍微聊聊,應該是不必擔心替換零件、替換耳罩問題
耳罩悶熱程度,在冷氣房只是耳朵罩住稍微溫溫的,室外攝氏30度啥的沒測試不評論

聲音,一開聲很像K712,橫橢圓音場,感覺中央的聲音塞進你的腦袋,但音場蠻寬敞的,縱深的話家用擴沒用,我不知道催不催得出來一定音場深度,大概有85%K712音場寬度吧???由於不是開放式,所以聲音開闊感不會很明顯,但以密閉式標準來說算很開闊,我覺得有比770、Z7M2開闊就是,大體聲音偏輕稍亮稍薄,三頻算蠻均衡,我覺得最大缺點就聲音厚度(對我來說)有點薄,我拿很暴力、快節奏的電子樂測試,X55沒有桶音很棒
然後低頻不像是我印象中的AKG,反而比較接近beyer,有一定紮實度與凝聚,K712我是覺得很鬆散,至少快節奏電子樂說不上好聽,但算表現合格,低頻質感與量度很像DT770 PRO
中低頻紋理,電貝斯刷刷刷的感覺有出來些,不像是以前一整個往中高頻那邊等級點得超高,中低頻隨便隨便,雖然跟grado比只能算小咖,且跟DT880 PRO比中低頻沒有多厚
中頻,至始至終的奧地利,像K701那樣溫順貼近,人聲蠻貼近
中高頻這次沒拚命點高,這轉變很像ATH出了個R70x,對中高頻音染真的少很多,沒有所謂的小提琴還女聲飄逸Buff,中高頻的線條感會稍微明顯強調,質地有點硬朗的線條描繪。
高頻比以往AKG多了些,但沒有beyer、grado誇張,僅僅稍微亮,奧地利音頻把它定位監聽,我以為會像CD900ST、DT770等等在人聲瑕疵 齒音上會特別強調明顯出來,但齒音沒有很明顯


定位用途有點模楞兩可,在錄音監聽、混音之間,錄音監聽是希望耳機有高解析度且能在危險頻段(齒音)上強調,X55有高解析度,我覺得只輸Z7M2一些(Z7M2調音是流行調音),但在危險頻段並沒有很強調(就齒音刺得你不要還要的那種感覺);混音用途來說要頻響曲線夠平直,且聲音需要適當的厚度,以確保混音使音樂各個聲部平衡而且聲音飽滿卻不會擁擠也不會空蕩蕩,舉個例子像拿HD650厚聲大媽我導致在其他設備音樂會太空蕩蕩,HD600、DT880是很好的混音用耳機,X55頻響上是夠平直,但是缺乏了些聲音厚度,它聲音算偏薄些,這樣子混音作品出來在其他設備會表現太擁塞。

定價11k TWD我覺得蠻值得的,手機是推得動,播放器可以推更好,家用可佳但贏不了開放式自然。
:new002: 有閒錢我也想X55+DAP搭配成好聲音,完全取代入耳式耳機
由於它可以換線,我想可能鍍銀OFC or OCC 就齒音會很明顯了???可以監聽用途
換成線徑比較粗OFC 增加中低頻厚度就可以拿來混音???

以上亂聽亂說,有興趣的自己耳聽為憑,我全都瞎掰,胡思亂想。
nt72
SR40
SR40
 
文章: 2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2, 2018 10:07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andyy22k 發表於 週三 3月 25, 2020 1:13 am

_


謝分享.
中間那段描述真的滿像 712P 的
可惜已經入手 712P
好奇這副 X55 具體聲音『素質』和『音響性』、『資訊量』等程度幾何 ?
是和 HD600 / DT880 / K702 等一眾舊旗艦同級
抑或能與新世代的次旗艦一爭高下呢 ( ex : HD700 / T90 / DT1990p / Amiron home / Z7M2 ).


_
GTX-D (G)→

②Supplier USB﹢昕樂銀軸→AIM UAC→X-SPDIF
③Tunami v2→GD-01﹢qbt18→Mogami 2534

FPX (G)→

①ST1200PT→C6E→CX2→DL012
④Jungle FI-15ME (R)→NFB-28→XLR30M→SE-Master 1

其他加減聽:T1/HD700/K712p/HE-500/2900/DT990/X2/FA003W

「奏響心中期盼的聲音」

偏好:https://goo.gl/M1Zcqs
頭像
andyy22k
SR125
SR125
 
文章: 508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12 5:30 pm
來自: 新手村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nt72 發表於 週三 3月 25, 2020 3:40 pm

X55 比K712 更加中性平衡了些,尤其是低頻質量的部分相較於過去AKG加強很多,低頻的瞬態速度,以及擺脫過去中高頻音染
由於我測試時沒上家用耳擴,所以我不清楚X55的潛力可以發揮到多少
就聲音的音響性來講,我覺得完全對得起11k TWD
聲音的細節、解析度只是稍遜於SONY Z7M2,不過兩只沒辦法可比,因為Z7M2是屬於流行樂調音風格
另外的點是X55終究是密閉式耳機,而且隔音不賴,聲音自然性沒辦法跟開放式相比
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隔音那麼不錯的耳機,沒有筒音、音場寬敞(縱深長度很淺)、聲音壓迫感低

就我主觀感覺,拿來跟同是密閉式Z7M2比較
X55 (11k)細節量稍遜Z7M2 (19k)
中性平衡程度X55大贏
隔音X55贏
音場寬敞X55贏
音場縱深Z7M2贏
聲音厚度Z7M2贏
X55人聲較近
低頻X55 < Z7M2,中頻X55 > Z7M2,高頻X55 < Z7M2
Z7M2會比較熱情、且呈現V形調音,X55頻響比較平坦

居家用上是比不上那些經典開放式DT880、HD600、K701,但要求隔音、便攜程度 X55它是一款很好的耳罩耳機,我覺得全面贏過M70X (8k)啦,跟Z7M2比的話,Z7M2明顯討好聽流行樂的。
nt72
SR40
SR40
 
文章: 2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2, 2018 10:07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andyy22k 發表於 週五 3月 27, 2020 6:03 pm

nt72 寫:X55 比K712 更加中性平衡了些,尤其是低頻質量的部分相較於過去AKG加強很多,低頻的瞬態速度,以及擺脫過去中高頻音染
由於我測試時沒上家用耳擴,所以我不清楚X55的潛力可以發揮到多少
就聲音的音響性來講,我覺得完全對得起11k TWD
聲音的細節、解析度只是稍遜於SONY Z7M2,不過兩只沒辦法可比,因為Z7M2是屬於流行樂調音風格
另外的點是X55終究是密閉式耳機,而且隔音不賴,聲音自然性沒辦法跟開放式相比
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隔音那麼不錯的耳機,沒有筒音、音場寬敞(縱深長度很淺)、聲音壓迫感低

就我主觀感覺,拿來跟同是密閉式Z7M2比較
X55 (11k)細節量稍遜Z7M2 (19k)
中性平衡程度X55大贏
隔音X55贏
音場寬敞X55贏
音場縱深Z7M2贏
聲音厚度Z7M2贏
X55人聲較近
低頻X55 < Z7M2,中頻X55 > Z7M2,高頻X55 < Z7M2
Z7M2會比較熱情、且呈現V形調音,X55頻響比較平坦

居家用上是比不上那些經典開放式DT880、HD600、K701,但要求隔音、便攜程度 X55它是一款很好的耳罩耳機,我覺得全面贏過M70X (8k)啦,跟Z7M2比的話,Z7M2明顯討好聽流行樂的。



感謝分享 :worship:

這樣看來 11k 真的有香
素質介於 10k ( 舊旗艦 ) ~ 20k ( 新世代次旗艦 ) 之間
加上好驅動、可隨身 & 封閉式 ( 外出使用隔音佳 ),定位有打在點上
有空要好好走訪店聽個了 :gogogo:

家用潛力倒是可以再看看
畢竟 880 / 600 / 701 雖然經典
但養好通常前端都比耳機貴數倍啊啊 !
如果拿相同等級的前端餵 X55 ... :grin:


_
GTX-D (G)→

②Supplier USB﹢昕樂銀軸→AIM UAC→X-SPDIF
③Tunami v2→GD-01﹢qbt18→Mogami 2534

FPX (G)→

①ST1200PT→C6E→CX2→DL012
④Jungle FI-15ME (R)→NFB-28→XLR30M→SE-Master 1

其他加減聽:T1/HD700/K712p/HE-500/2900/DT990/X2/FA003W

「奏響心中期盼的聲音」

偏好:https://goo.gl/M1Zcqs
頭像
andyy22k
SR125
SR125
 
文章: 508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12 5:30 pm
來自: 新手村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GundamBooYee 發表於 週五 5月 08, 2020 12:11 am

哈囉~
我也去試聽了這把~聽了之後覺得整體還不錯,想了想忍不住就收了一把特別的耳機!在買完後才看到了你的文章,之前雖然沒有查到這篇,但是我很感動也有人跟我一樣喜歡和關心這把偏冷門的耳機,畢竟當初 找不太到網上的評論,買得時候特別猶豫~(以下是我的心得,跟所有有興趣的人分享,在耳機方面還是菜鳥,大家不要太認真)
1. 外觀方面結構堅固,金屬質感也很棒,耳機線蠻粗的感覺很用心!
(不過還是要吐槽一下,它的耳機線實在是太長了,另外耳機袋質感很爛,好吧可能成本用在別的地方了)
2. 聲音方面三頻做得挺均衡的,是一隻蠻舒服的耳機,不小心會聽很久,聽著聽著就睡著了zzz
3. 舒適度的部分,本人的頭不大,感覺還不錯,隔音也不錯,我在聽音樂家人呼叫我我都聽不到,還被念了一頓XD
4. 也有缺點,低音下潛不是很明顯,導致聽起來包圍度和震撼力不太夠。

把它與DT 770 pro和K712 pro相比吧
手機直推下相比DT 770 pro (80ohm)少了低音下潛的震撼感和音場的寬闊感(其實它的音場還是不錯,DT 770 pro的音場實在大),但DT 770 pro在高音有許多空氣聲(有些人喜歡),不如這隻來的均衡,爾且攜帶不方便也不能換線。
接上耳擴和k712 pro相比它的音場明顯比較小(不過開放和封閉本來就不能比),聲音比K712靠前,但中高頻的部分表現得比K712 pro好(我個人感覺K712 pro的中高頻小悶,不如許多人說得那麼神啦,雖然贏過很多重低音耳機),另外玩遊戲不論空間感的話,我感覺它對槍聲的還原比K712 pro好(爾且K712 pro明明槍是拿在胸前,卻因為空間感,感覺槍聲跟自己有一段距離)。
再來我把這隻接上電鋼琴,鋼琴聲感覺很真實,屬於偏亮但是一點都不假的那種(彈鋼琴用得耳機就是要這種音染比較少的耳機才好),和K712 pro不相上下。

考慮到奧地利製的耳機,講究的應該是品質不是CP值(m50x和hd598等可能cp值比它高,但上比NDH20它的CP值就又變得優秀了)。另外,折疊設計很好收納真滴讚,同類型又能兼具如此機動性的耳罩真的少見!(可造型有點像Superlux Hd685、森海 GSP 600或是羅技等電競耳機...)總體看來,這隻耳機調音調得還不錯,對於輕~中度耳機玩家算是挺全面的封閉式耳機(兩萬塊以上應該是另一個世界了)!奧地利的老AKG工程師們真有一套,越聽越喜歡,這個價格完全可以接受!!

另外補充(2020/05/13):最近發現這隻耳機在動漫歌或抒情歌的表現不錯,還有有些動漫歌手的唱功因素導致聲音容易悶,在這隻耳機上都能有不錯的表現,聲音很甜很乾淨,也不會像也些女毒機那樣刺耳尖銳,喜歡女聲的人一定要聽看看喔~(測試歌曲:Loop sunset side、chercher)
GundamBooYee
SR40
SR40
 
文章: 3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07, 2020 9:54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nt72 發表於 週六 5月 23, 2020 4:37 pm

我相信大家還是比較期待austrian audio接下來會不會出來 開放式耳機 :gogogo:
X55跟過往AKG比較起來,我覺得低頻有稍微注重了
不會像以前那樣,提到低頻殘廢,就想到ATH、AKG,雙A

想到CP值高的封閉式耳罩耳機,聽說Yo-tronics YTH-880評價不錯,本來是台灣OEM代工廠,漸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但我沒聽過,而且它的試聽地點很少。

它耳機線我記得是3公尺,超不方便 :ale:
然後又不像M50x,3M、1.2M耳機線都一次給你
低音下潛的話,其實X55很足夠了,震撼力主要取決動態大小與耳機本身的低頻量,上更好的耳擴或許可以把它動態大小發揮得更好
至於包圍度,這個跟 殘響 有關,殘響指的是聲音後多久後消逝,如果殘響沒控制好的話,就會導致快節奏音樂的拍點模糊,因為前一個鼓聲還沒衰弱下來,下一個鼓聲馬上敲起來 :aa:
通常情況下,低頻殘響會比高頻還要來得久些
共振也會影響 殘響 ,共振主要分成兩種形式
1.腔室共振也可以稱呼亥姆霍茲共振,很明顯,會讓人感覺在聽桶音,這主要跟內殼形狀有關,舉例來說一個接近全封閉的空間,聲音透過內殼表面不斷反射後,聲音頻率會趨近於某特定值
2.材料共振,跟材料本質、材料所形成的形狀有關,木殼耳機聽得出有木頭味跟這個有關,一些鍍鈦振膜常常在高頻刺耳,也是這個原因,大部份的金屬在高頻有明顯的共鳴現象。


NDH 20其實是Sennheiser代工,外表87%像HD630 VB,聲音就不知道了
nt72
SR40
SR40
 
文章: 2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2, 2018 10:07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GundamBooYee 發表於 週日 5月 24, 2020 8:40 pm

謝謝你的解釋~
我上網看到介紹說more dynamic,所以是震撼度其實很夠的意思?
也聽說Hi-x50的低頻量會比Hi-55再來的多一些,或許蠻值得期待的?
另外你說那包圍度和殘響的意思,是否包含在音場的範圍內?
GundamBooYee
SR40
SR40
 
文章: 3
註冊時間: 週四 5月 07, 2020 9:54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nt72 發表於 週三 5月 27, 2020 2:03 am

more dynamic應該是說更大的動態範圍,指你不動音量鈕,一首樂曲裡面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差異性
想要好的動態表現,從錄音品質、DAC、擴大機到耳機都會影響
拿一首錄音品質好的交響曲試試看,它表現小聲的時候,小提琴獨奏的樂段夠清晰
在大聲的時候樂段,銅管蓬勃大氣、鼓聲震撼

包圍度和殘響,是不是包含音場?
包圍度,有些人會比較喜歡稱呼為氛圍感,為什麼會這樣稱呼,這跟 殘響 特性的有很大的關係
你可以嘗試拿一對喇叭、同樣器材分別在
A.以大理石為地板、石材家具為主的房間播放
B.以木質地板、木頭家具為主的房間播放
C.以塌塌米地板、竹編製家具為主的房間播放
同一首音樂看看
你會發現都有不同的表現,因為環境景物(地板、家具)本身有自己聲學特性,它們可能會在特定頻率共振,可能會針對某特定頻率聲音吸收聲音轉化熱能,因表面細緻或粗糙程度會吸收或反射聲音
這造就不同種的房間會有房間本身的殘響特性,所以一些人喜歡這種現象為 氛圍感
反過來,耳機的腔室、耳罩材質與結構,就改變耳機本身殘響

如果你在一片空闊的大空地播放音樂,你會發現沒有 氛圍感,也就是沒有殘響
這是因為聲音完全散開,且不會回來
如果在你一間不錯的音樂廳播放音樂,你會發現有 氛圍感,但不是很濃郁的感覺
音樂大師們發現殘響時間在2ms最好聽 (即聲音從一開始最大聲到衰弱-60分貝的所需時間)
如果在一個密閉的大型停車場,你會發現會有 迴音,聲音很詭異
聲音會很慢的反射回來到你所在的位置

很明顯大空地與大型停車場比音樂廳大很大,如果你是指怎麼樣的殘響會感覺音場大,
回答你,就是沒有殘響或是殘響嚴重到有迴音現象,但大多數人包含我是覺得那是很空虛、死枯、詭異的聲音
殘響的不同特性會造就不同的氛圍感
若你所指的音場,像是在不同環境所聆聽的音樂(上述的ABC),我回答會是
若是指音場大小這回事,我回答難說
nt72
SR40
SR40
 
文章: 21
註冊時間: 週五 3月 02, 2018 10:07 pm

Re: austrian audio Hi-X55 試聽

文章andyy22k 發表於 週六 6月 20, 2020 5:43 am

_


還好有 Mark 到這串
很精闢的解說

也來分享

記得剛推友人進坑時,他一直說感受不到 " 音場 " 而無法理解這項術語
當時我也才脫離初燒期沒多久,說不清楚,只是拿著三四副不同廠牌的萬元耳機讓他比較

個人感受是,高音或低音發散開的殘響,散開多遠沒碰壁,這個距離或許可以稱為音場
但有時在錄音較為 stereo 的清唱或者僅用鋼琴等輕音樂伴奏的人聲曲中,單聽中頻也可以感受到音場的存在

一般左右 ( 寬度 ) 跟前後 ( 深度 ) 都是音場指標,
或許是錯覺,偶爾聽到高音很高的耳機,會覺得音場 " 高度 / 屋頂 " 也特別高
以電腦繪圖比喻,立體即三維,有三維就表示,除却 X ( 橫 )、Y ( 縱 ),一定還有 Z 軸 ( 高和低 ) 的存在,就不難理解了 ...

曾將單邊單體壞掉的 HD598 送修,修回來變新單體聲音極大、舊單體音壓明顯很小,左右耳嚴重偏音
當新單體催發至正常聆聽音量,此時舊單體因為音量相對弱很多,導致直觀聆聽感受上,音場左右不對稱,且嚴重變形
因此我很難說音場跟音壓 / 音量毫無關聯 ...
試將材質不同且大小不同的矽膠耳塞,分別套入同一副入耳式耳機左右兩邊,或以左右聲道可自定義偏音的粽擴聆聽,或許會有類似感受 ...

早先玩 DT990 600Ω,一直換擴、一直玩不好,某天換新耳罩後豁然開朗 ( 原先玩不好是用白牌的耳罩,比原廠的內徑小一圈 )
數年後我很無聊買了另一副 DT990 600Ω 做交叉測試,發覺 RUN IN 時差影響不多 ( 或許都破千小時,只是1000 和 3000 的差異 ),
反而是耳罩影響程度最大,後來聽一聽又手賤把白牌耳罩裝回常用的 990,雖然難搞但比原廠耳罩氛圍濃厚有特色 ...xD

最後是個有趣案例
近年玩得水深火熱的一支低頻怪獸耳機 SE-Master 1,因為低頻量感十分厚重
如果沒有合適的好擴根本收斂不了,更別提是手機直推
手機直推時,因為推不動,音場非常小,而低頻卻沒有減少,造成大量的低頻充滿小小的音場,十分轟腦
( 反思: 許多高低頻失衡的耳機,也許缺的不是換線這種挖東補西的徒勞,而是單純把擴選好,音場推開,疑難雜症自然不見 ...)
當然在不合適的系統上也會有類似狀況 ( 雖然音場比手機直推來的大,但是因為具備推力,讓低頻下潛更加暴力 )
某天友人聆聽後,十分有趣地語出驚人: 『天啊... 這耳機 .... 整個由低頻所控制的音場』
曾經不明音場為何的萌新友人,也開始會用自己的方式描述音場了呢!
還是我說不出來,聽了卻會心一笑的那種 :ho:


_
GTX-D (G)→

②Supplier USB﹢昕樂銀軸→AIM UAC→X-SPDIF
③Tunami v2→GD-01﹢qbt18→Mogami 2534

FPX (G)→

①ST1200PT→C6E→CX2→DL012
④Jungle FI-15ME (R)→NFB-28→XLR30M→SE-Master 1

其他加減聽:T1/HD700/K712p/HE-500/2900/DT990/X2/FA003W

「奏響心中期盼的聲音」

偏好:https://goo.gl/M1Zcqs
頭像
andyy22k
SR125
SR125
 
文章: 508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19, 2012 5:30 pm
來自: 新手村


回到 新耳機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Bing [Bot] 和 72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