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響

音樂、古典音樂、電影等,各種形式的音樂軟體討論。

版主: devilhades

關於音響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一 5月 27, 2002 11:59 am

標  題:Re:賀,家族成員邁向151人
發 表 人:blue97(blue97.tw)
發表時間:2001/10/27 01:45:15

>※ 引述<笨蛋(ccd6724)>之銘言:
>>※ 引述<blue97(blue97.tw)>之銘言:
>>真是可喜可賀啊,經歷漫漫長夜,終於有151人,差200大關僅剩數年。
>>
>不知道那個人是不是我?
>不過為了怕被家長再次踢出家門,還是多找機會露臉一下好了,
>這一年來多在音響界混,
>不但在音響店打打工,還經常假裝顧客到處試聽,
>其中學到不少,當然也繳了不少學費,
>尤其對唱片演奏家的概念深表認同,
>在沒錄音的時代,作曲,演奏,聽眾,
>任一環的失敗就是音樂整體的失敗,
>反觀現代,很多人都忽略了演奏與聽眾中間多出的這一環,
>即對唱片的詮釋,或稱為"唱片演奏家",
>但不知這一環若失敗,等不等於音樂整體的失敗??
>還有買音響千萬別相信評論,名牌,
>寧可相信自己的耳朵,畢竟雜誌社與代理商是利益共同體,
>代理商賺越多,雜誌廣告費分紅越多,
>為了讓代理商賺多,雜誌當然就得拼命吹捧,甚至製造神話,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代理商大筆的廣告費,大家應該都知道是誰分擔的吧?
>應此別再吃虧上當了,
>像我聽過鸚鵡螺801加PASS350加前級加dcsDD,DA轉換器,
>cd用marantz sa-1鳴放,雖說音色喜好有差,
>但聽管風琴有木頭味這就太奇怪了,而這整套價錢已超過兩百萬了,
>且Abbey Road錄音室就是用801來鑑聽,真令人不寒而慄.......
>至於日本轉錄細瘦,似乎跟日本空間規劃有關,
>都在享受近場聆聽的樂趣,因此不用很多中低音,
>這也苦了台灣樂迷,不過看他們主筆們的音響室又小又擠,
>不之對評論有無負面影響??
>不才謬見,請多包函,若有錯誤,歡迎指正,謝謝,
>

感謝你的回應,讓我獲益蠻多的,
這個家族很多收藏家的家中音響都不怎麼樣,
包括家長的音響,在發燒友眼中都是不及格的,
所以很少人講音響談音響,
如果老大願意教教大家如何擺位?
怎麼調音響?或是介紹一些可以作為調整準則的古典音樂CD,
那家長會很感激。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一 5月 27, 2002 12:06 pm

標  題:以耳機為師
發 表 人:wilwaking2002(wilwaking2002)
發表時間:2001/10/27 09:15:29

以耳機為師 劉漢盛

我經常以耳機為師,並以此而對Hi-End音響產生懷疑。

我懷疑什麼?我懷疑從訊源傳出來的聲音,在經過前級、後級、喇叭、線材以及空間的「污染」之後,到底產生了多可怕的失真?而大部份音響迷,卻仍茫然對著這種已經嚴重失真的聲音膜拜、謳歌。我還懷疑什麼?我懷疑到底有多少音響迷能夠真正欣賞到樂器或人所發出來的美好聲音。

並非語出驚人,耳機的音質更美更正確

身為「音響論壇」的總編,我說以上那些話恐怕會引起許多音響迷的震驚。但是,為了讓音響迷能夠有另外的思考方向;為了讓音響迷能夠真正懂得調聲的正確方向,我還是要告訴您:我經常以耳機為師。為什麼?因為長期以來,我一直覺得我從耳機裡所聽到的聲音,除了音場表現、澎湃磅礡、活生生的現場感與用喇叭聆聽不同之外,其他「音響二十要」的表現都勝過喇叭所發出的聲音。尤其是弦樂與人聲的音質更是正確。

無線耳機聲音不是很差嗎?

以耳機為師?耳機的聲音有那麼好嗎?這是一般音響迷馬上浮現腦海的疑問。或者,是不是你家的音響效果特別差,所以才覺得耳機聲音好?我想,您可以先排除我家的聲音特別差這個假設。此外,我對聲音的標準並不是單純自己的音響表現而已,更重要的是我聽現場音樂多年所培養出來對音樂的欣賞與認知。當然,耳機有好有壞,有貴的也有便宜的,它們本身也有高低之分,並不是任何耳機隨便抓來就可以為師(耳塞式就不宜)。我的耳機老師有二個,一個是Sennheiser HE60靜電耳機;另一個是Sennheiser RS6無線耳機。前者比較貴,後者則是一般人都買得起的平價耳機。在此我要聲明,我並沒有替Sennheiser打廣告的意思,只是我自己長期使用的二個耳機都是這個牌子。您當然也可以去買更貴的Stax靜電耳機或其他無線耳機。

如果說靜電耳機可以當老師,一般人應該可以接受,因為靜電耳機的音質的確很好。不過,一般音響迷更本不屑一顧的無線耳機竟然也可以當老師?這幾乎是聞所未聞。在此,我不敢保證所有廠牌、所有價錢的無線耳機都能夠當老師,因為我並沒有聽過那麼多的無線耳機。但至少,我所用的Sennheiser RS6無線耳機的確已經夠資格當老師。

訊號多過一關,聲音就更差一些。

您無法相信嗎?一副幾千元的FM無線耳機,它所發出來的音質正確性竟然可以勝過昂貴的前級、後級加上喇叭的組合。其實,您大可相信它。為什麼?您可能忘了,訊號經過越多關卡,聲音便越差。它只可能一關比一關差,不可能一關比一關好。我可以這麼說:從CD唱盤所傳出來的聲音本來是最純最正確的,但是經過前級、後級以及喇叭的污染(暫且排除空間因素不談),使得樂器與人聲原本的聲音都被扭曲了。尤其是弦樂與人聲,這二件更是我感受最深的。

或許看到這裡您仍然不太相信,我想,最好的證明就是您可以去借一副無線耳機回家試試看。為什麼我說用無線耳機呢?一來靜電耳機比較不容易借到,如果要買來試也比較貴。而無線耳機即使要買來試也便宜多了。再者,目前很多綜合擴大機或前級都沒有耳機輸出,買一般耳機恐怕無法使用。因此,如果能夠用無線耳機,讓CD唱盤的訊號直接傳入無線耳機接收器,這樣就方便多了。還有,如果您買了無線耳機,即使不想用它來聽音樂,也可以用它在深夜看AV(以免吵到鄰居,當然此時就沒有5.1聲道的效果了)。其實我的無線耳機就是這麼用的。

當您有了無線耳機之後,請找幾張「音質」錄得比較好的古典音樂CD來試試,別忘了一定要包括弦樂與人聲的音樂,尤其是小提琴。此時,您很容易就能夠從耳機中聽到質感很好、音質很美的小提琴聲。而這種聲音可能是您從來沒有在喇叭上聽到的。

「遊子」可以當作測試材料

除了從CD唱盤接出來聽耳機之外,我也經常利用影碟機與耳機來聽影碟的音樂。老實說,很多人恐怕又要不屑:影碟機所傳出來的音樂能聽嗎?不僅能聽,而且一樣會令您感動。如果您不信,在此我特別推薦一張LD,您可以去借回來試試看。這張LD就是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遊子」(Kolya)。請注意影片一開始所演奏的德弗札克所寫弦樂四重奏「美國」第二樂章,以及火葬場裡女歌手所唱的「主是我的牧人」。光是一開始十分鐘內的這一小段音樂,就已經足夠讓您比較耳機與喇叭的聲音孰優孰劣。接著下去整部影片的錄音效果都非常好,您隨時都可以取片段來做比較。如果您聽(看)了「遊子」,並未覺得聲音表現有什麼令人感動之處,那就不對了。以我自己在家裡看這部影片的經驗,我必須坦承,我用耳機所得到的效果(尤其是弦樂與人聲)就比聲音經過前級、後級、喇叭還要好。

當然,除了音樂之外,這部影片也絕對值得您認真看,片中處處流露出捷克人被蘇聯統治數十年的壓抑心聲。看過之後我想您一定會嚮往布拉格,這個連莫札特也流連忘返的美麗藝術之都。

以耳機為師,來調整自己的音響系統

當您一切都照著以上我所說的方式去試過耳機之後,我想您一定會與我有同樣的感覺:用耳機聽音樂,聲音真的比喇叭發出來的還要美。接下來,您所要做的並不是從此就捨棄喇叭,終身戴著耳機聽音樂。而是開始要以耳機為師,去調整您的音響。怎麼調?很簡單,無論您是要用調聲秘技、或者想換器材,請不要忘了以耳機所聽到的聲音為準去對照。我不敢說您換了擴大機或喇叭之後,聲音就能夠與耳機裡所聽到的一樣;我也不敢說您用盡調聲秘技,聲音就會與耳機裡所聽到者一樣。我的重點是:調整結果越接近耳機裡所聽到的音質就越正確(不要忘了,最重要的是弦樂與人聲)。

即使錄音室也需要耳機來輔助鑑聽

最後,您一定還有一個疑問:難道我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所買的喇叭,其所發出來的聲音仍然不及耳機嗎?如果真是這樣,豈不是太荒謬了嗎?我的回答是:某些喇叭可以「塑造」出非常特殊的聲音,它可能會比耳機所發出來的聲音更迷人。但是,若要論及「比較正確」這個重點,只要您所用的耳機不是太差,沒有經過污染的耳機當然比經過多層污染的喇叭居於勝面。

不要恥於以耳機為師,您或許不知道,即使錄音室內有很好的鑑聽喇叭,錄音師們還是需要一副好耳機來做輔助鑑聽。|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一 5月 27, 2002 12:08 pm

標  題:客廳也可以這樣聽音響
發 表 人:wilwaking2002(wilwaking2002)
發表時間:2001/10/27 09:20:05

客廳也可以這樣聽音響 劉漢盛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家都有一個客廳與餐廳。無論這個客廳或餐廳是大是小,一定有不少音響迷曾經動過腦筋,想把客廳或餐廳變為音響室。要把客廳或餐廳變音響室,最困難的恐怕不是預算,而是太座的反對。想想看,客廳是全家休閒的重要地方,怎麼能夠讓你一個人佔用?何況,把客廳東貼一塊布,西釘一塊板,客人來了能看嗎?至於餐廳,那就更不可能,平常吃飯都已經嫌擠了,怎麼還能容得下音響?何況音響還要講究擺位!

一間有品味的客廳音響室,朱總的家。

沒錯,太座反對有理,我輩老公級人物的確不能這麼霸道,不顧家庭和樂,只顧私人享樂。可是,有些人家裡除了客廳之外,就真的騰不出空間來聽音響了,客廳音響室是他唯一的選擇。一方面不能違背太座的旨意,另一方面又不願委屈自己,該怎麼辦呢?如果沒有二全其美之道,這件事情豈不是無解嗎?其實,太座倒不是狠心不讓您聽音樂,只是她在乎客廳的美感而已。如果我們能夠將客廳音響室設計得美倫美奐,讓太座能夠拿出去向三姑六婆炫耀,我想,太座應該是不會反對的。畢竟,嫁了一個喜歡聽音樂的老公,不正也是她慧眼挑老公的成就感之一嗎?

為了解救眾讀者倒懸之苦,在這裡,我提供一個新近看到的傑出客廳音響室「樣品屋」給讀者,這個客廳音響室不是別人的,正是鈦孚音響朱總的新家。朱總的新家?沒錯,本來鈦孚朱總喬遷之喜與讀者八竿子打不著,一點關係也沒有。可是,當朱總自己的客廳設計得很有品味,而且還擺上音響器材時,那就與讀者有關了。我的意思是:讀者可以有樣學樣,觀摩觀摩嘛!不過說實在的,這次的新居是朱總一咬牙,鐵了心請留美設計師設計、花了非常多金錢與苦心所佈置的新家。您就這樣學了去,不是太便宜各位了嗎?因此,如果各位真的要抄,也請尊重智慧財產權,要從模仿中發展創意,免得日後論壇採訪時看起來都像是朱總的家。

話說回頭,花了非常多金錢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是請設計師,當然要花一筆錢。既然已經請了設計師,一切委由設計師傷腦筋,為什麼還要花「苦心」呢。讀者有所不知,這次朱總求好心切,家裡的所有家具、燈具、擺飾都是他與太座跑遍台北大街小巷,挑了又挑才買回來的。甚至,為了原來的冰箱擺在餐廳看起來不搭調,還特別去買了能夠搭配的新冰箱,原來好好的舊冰箱就只好發配到車庫裡。在這樣精心挑剔的佈置下,朱總的新居人見人讚,恨不得自己也擁有一間,這是後話。

看起來正常又要好聲實在很難

設計之初,朱總夫婦就與設計師討論,希望能夠在客廳與餐廳各擺一套音響與電視。客廳的音響與電視當然是全家歡樂的中心(您一定不知道,朱總兒子自己拉大提琴,但房間內擺滿了女小提琴家穆特的海報與CD),為了不必關燈看影片,所以捨投影機而用Hi Vision電視。至於餐廳,您沒見過大夥邊吃飯邊看電視的畫面嗎?所以那裡也要一套音響與Hi Vision電視。其實,朱總餐廳這套音響加一套沙發就是西方Family Room的觀念。一般西方住宅在餐廳旁都會有一間全家人活動的Family Room,客廳反而只有用來款待客人。

在這樣的要求下,我看設計師真的是花了不少腦筋。不過,他倒不是將腦筋花在與音響有關的聲學設計上,而是花在正常的客、餐廳生活機能的設計。為什麼不在客廳做一些與音響有關的設計呢?據說朱總希望能夠在一間看起來很「正常」的客廳中讓音響發出美聲,所以不要那些看起來「不正常」的設計。換句話說,在要客廳美倫美奐還是美聲之間?朱總選擇了前者,這也是大部份音響迷的妥協。

門沖讓喇叭無法拉出來

是否沒有經過聲學設計的客廳就一定不能發出美聲?這倒不一定。依我的經驗,如果客廳屬於開放式,通常駐波的影響會比較小,假若能夠適當進行喇叭擺位以及慎選聆聽位置,聲音還是能夠好聽。問題是,在客廳聽音響,喇叭的擺位往往受限。朱總的客廳音響室也遭遇這個問題:如果要求得比較平衡的低頻與龐大寬深的音場,勢必要將喇叭拉出距離後牆遠些(您可以想像低音柱的低頻量感有多大)。但是這樣一來,喇叭就擋在一進大門的動線中,形成「門沖」。為此,原來已經拉出來的Genesis 200又被推了回去,依牆而立。

難道喇叭靠牆與否的問題真的無法解決嗎?其實,不是不能解決,而是使用者一開始選擇喇叭的問題。這話怎麼說?我們都知道,喇叭如果貼牆擺,它的低頻量感會因為強烈的背波反射而增強很多。如果您的客廳大,使用的喇叭並不大,將喇叭貼牆擺反而可以取得原本會不夠的低頻量感。此時,您的喇叭就可以靠牆擺,只不過要犧牲一些音場的表現而以(有得就有失嘛)。但是,如果您執意要用大喇叭來搭配客廳的氣派,恐怕就有得傷腦筋了。除非您的音量不要開大聲,否則,大喇叭靠牆擺的滾滾低頻很難擺平。問題是,買了大喇叭,音量又只能開小聲,那豈不是很「那個」嗎?以朱總家裡的個案,我認為小喇叭當然配不上整體的設計,但說不定換上Magnepan MG-20會比用Genesis 200還適合,我猜說不定可以達到既好看又好聽的目的。畢竟,有那麼漂亮的客廳,音響器材本身的美感也應該要注重,否則豈不是搭不起來?至於朱總未來要如何處理喇叭,以及要如何調聲,讓音響器材發出來的聲音與客廳一樣漂亮,我看智慧的層面遠高於技術層面。

有關朱總新居的精彩設計,我無法以文字來描述,請讀者們透過我拍的照片揣摩一二吧!如果您有興趣去聽聽看那樣設計的客廳音響室效果如何,我建議您可以打電話到日月音響,請朱總的弟弟朱經理安排。朱總新居離日月音響很近,走路就到,我認為那裡遲早會變成日月音響的高級音響展示間。倒是,看了朱總美倫美奐的客廳音響室之後,我突然聯想到音響的附加價值。

好的烘托環境增加音響附加價值

音響的附加價值是什麼?它有多重要?所有音響從業人員其實都知道,也盡量想做好。只不過有些時候力有未逮、有些時候則認識不清。當然也有些業者已經朝向正確的目標去做,而且有相當的成績。在這裡,我想撇開售前、售中、售後服務、知識資訊的提供等等不談,而只討論看起來與音響行業好像無關、實則關係到音響附加價值的「裝潢」這件事。

裝璜?難道音響業還要兼裝璜業嗎?您誤會了,我在這裡不是說客人家裡的「音響裝潢」,而是指賣場店面的裝潢。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音響呢?音響也要裝潢來裝。在此我所說的裝潢包括音響店的整體空間設計、燈光、相關的家具、藝品小擺飾配置等等。

為什麼這些與裝潢有關的佈置會與音響的附加價值有關呢?您或許會有這個經驗:在精品店看了一件小擺飾,覺得很漂亮。買回去以後擺在家裡,總是覺得沒有店裡那麼漂亮,甚至平淡無奇。為什麼?很簡單,因為您沒有為那件小擺飾營造出夠美的周遭環境與燈光氣氛。小擺飾的售價可能只有二千元,但是在店裡,經由良好的襯托,它具有二萬元的感覺。拿回家後,缺乏良好的襯托,它可能只剩二百元的價值。如果再佈滿灰塵,那可就根本不值錢了。

滿佈灰塵的音響誰有興趣?

一件才二千元的精品擺飾就必須重視展示佈置,一件二萬甚至二十萬的音響器材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音響器材猶如精品擺飾,它的展售一定也要有適當的周遭環境佈置與燈光氣氛,才能凸顯它們的附加價值。可惜,現今台灣的音響店對於音響器材的展示,大體還是不脫電器行的作法,頂多用個架子將那些器材堆放一起。燈光雖有,不過作用並不大,反而把器材上灰塵滿佈的窘況暴露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業者還能奢望消費者對滿佈灰塵的音響器材產生多少價值感?如果一件那麼貴的音響器材無法為購買者帶來高級的附加價值,消費者還會被音響吸引嗎?

我曾奢想,台灣大部份的音響店都能夠像承奇的展售中心,那將是一個新的時代。當然有人會質問,承奇的規模那麼大,我們一般小店那有能力這麼做?其實,大店有大手筆的作法,小店也有精打細算的方法,規模小,可以學學音樂廚房在忠孝東路巷子裡的門市。看過音樂廚房之後,您會驚訝原來國產音響也可以這樣創造形象。此外,如果是家庭式的經營呢?那更好,上述鈦孚朱總的客廳音響室就是一個最佳範例。任何音響器材一擺到那種環境中,身價自然就會提高。當然,我不是鼓勵您的音響店要像鈦孚朱總的新居一般花那麼多預算。但至少,將音響器材當成精品來展示的精神要有。更重要的是,音響器材上絕對不能有灰塵。試想,連灰塵都不想擦的店家會是一個有耐心做好服務的人嗎?這樣的音響店除了拼價之外,還能創造出什麼附加價值?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一 5月 27, 2002 12:10 pm

標  題:斗室也有發燒樂
發 表 人:wilwaking2002(wilwaking2002)
發表時間:2001/10/27 09:22:48

斗室也有發燒樂 劉漢盛

您只有一間很小的房間、但卻又想用大喇叭嗎?以下是一則您會關心的故事

三月底,我應上海「新民晚報」與「現代音響技術」雜誌(與台灣的「現代音響」無關)之邀,參加他們所舉辦的上海國產音響精品展。這種國產音響精品展在上海還是頭一遭舉行,展覽會場衡山賓館擠滿了想進場的觀眾。由於人數太多,還得勞動公安人員控制人數,間歇暫停入場。會場外有長龍等待進場,會場內更是擠得水泄不通,大出主辦單位意料之外。在與參展廠商聊天中,可以發現大部份廠商都很滿意這次展覽的效果。他們認為這次主辦單位為廠商設想,盡力做好了宣傳,所以得到了良好的參展效果。與一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展覽相比,他們希望這個展覽繼續辦下去。以目前大陸每年幾十個音響展來看,未來,只為主辦單位賺錢的音響展必將為音響廠商所唾棄。主辦單位必須與參展廠商共存共榮,找出雙贏之道,才能像這次上海國產音響精品展一般,得到大家的肯定

你會以為是日本音響迷

除了見識到上海音響迷對國產音響的熱情之外,此行我還得到另一個收穫,就是認識了一位上海資深音響迷。經由「現代音響技術」的引薦,我認識了仝先生(仝與「同」同音)。如果我不先說他是上海音響迷,您只看以下的敘述,將會以為這是日本的音響迷:

他所使用的前級是Mark Levinson No.26S,後級是Mark Levinson No.20.6,CD轉盤是Mark Levinson No.31, 數類轉換器是Mark Levinson No.30。至於喇叭,用的是JBL 4344。像這樣的組合,您猜他是那裡的音響迷?對了,提醒您,他的聆聽空間很小。聆聽空間小,卻又用了JBL 4344這種大傢伙?您說,這不是日本的音響迷的標準模式嗎。因為日本音響迷對於Mark Levinson配JBL的用法一直很傾心,事實證明這樣的搭配也很正確。

沒想到,這樣的搭配組合並不是日本音響迷的專利,上海的資深音響迷仝先生也正如此使用。上海的音響迷捨得用上述的音響搭配?那一整套下來的價錢,即使在台灣也不得了啊!我知道您實在不想相信,連台灣都只有少數音響迷才用得起的器材,上海的音響迷竟然這麼發燒也一頭栽下去。難道上海的音響店很容易可以買到那些音響器材嗎?難道上海音響迷大家都腰纏萬貫嗎?

不!上海的音響店雖然有JBL的喇叭,不過大部份都是便宜貨,像4344這種高檔貨我並未見到。當然,更不可能見到Mark Levinson了。此外,我不知道上海的音響迷是否腰纏萬貫,不過我可以肯定,他們對於音響熱切認知求知的態度遠勝世界各地。當地買不到這些器材並無法阻止極度發燒的上海音響迷去擁有它們。像仝先生就是千里迢迢從香港買到手。而且,說來您可能不相信,Mark Levinson的總裁Mark Glazier還到過仝先生家呢!

什麼都不缺,就缺「空氣」

如果您以為仝先生不懂音響,只是因為有錢,所以就買了那套器材,那您就錯了。他收集港台二地的音響雜誌,除了自己熟讀之外,還將之介紹給上海的同好。他會自己做二次餘數擴散器,您說他懂不懂音響?還有,他目前正在研究喇叭的製作,準備生產喇叭,您說他懂不懂音響?事實上,他是一位攢研音響多年的資深音響迷。如果要認真挑剔他做為音響迷還缺了什麼?套用他自己的話說,就僅缺「空氣」而已。

缺空氣?人缺空氣就見上帝去了,聲音缺空氣傳遞也就沒有聲音。仝先生缺空氣還聽什麼音響?別緊張,仝先生不是完全缺空氣,而是「缺很多的空氣」。看到這裡,再回頭想想標題,您一定開始明白了。原來,仝先生缺的是空間,只有在大空間中才有更多的空氣,只有在大空間中才有更多的堂音、更寬廣的音響表現。這些,就是仝先生所缺的空氣。

二坪多的空間,真正的斗室

到底仝先生的斗室有多小呢?這間斗室高度只有195公分,寬度為250公分,長度是360公分。以長寬算起來,才只有二坪多而已。如果算容積,那將更小。老實說,雖然這間斗室只為了聽音響(實在也很難再擺下其他東西),不過,我真的從來沒有這種聆聽經驗:二個那麼大的喇叭箱幾乎佔了整個橫寬面,二喇叭之間的間隔我看還不到一公尺,而我距離喇叭也只有一公尺多。當音樂想起時,我突然開始體會日本音響迷聽音響的情境。

對於台灣的音響迷而言,這麼小的聆聽空間可能存在,不過在這麼小的聆聽空間中擺那麼大的喇叭、那麼貴的器材恐怕就很難看到了。為什麼?托天之福,台灣的居住環境、空間大小雖然無法與西方國家相比,不過與日本、香港及大陸相比,條件還算是很好的。所以,有這筆預算買那些器材的人大概不會只有那麼小的空間,像仝先生這樣的例子台灣應該不會存在。不過,經過仝先生那裡的音樂洗禮之後,我的腦中突然浮出一種想法:是不是可以藉著仝先生斗室的聆樂經驗,也為台灣小空間的音響迷提供一些調整音響的另類經驗。

斗室無法講究大空間形成的音場

在很小的空間中,您想要得到龐大的音場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樣的音場有賴於足夠的反射音與喇叭擺位去形成。小空間缺乏喇叭擺位的靈活性,也缺乏足夠長的空間殘響,耳朵所聽到的以直接音為大宗。所以,在這麼小的空間中,您可能必須收起對音場的苛求之心,轉而求其他「音響二十要」的美感。在仝先生的斗室中,我所聽到的當然不是經由大空間反射形成的龐大音場,而是大部份由直接音所形成的具體而微精緻音場。

音質與音色可以列為斗室首要追求

那麼小的空間卻用那麼昂貴的器材,仝先生所追求的是什麼?當然也是「音響二十要」的一些表現,不過我認為列在「音響二十要」第一與第二項的「音質」與「音色」表現應該是他所追求的第一要務。毫無疑問,全套的Mark Levinson以及JBL高級鑑聽喇叭所呈現的美好音質以及正確的音色的確高人一等。在適當音量下,它們所展現的聲音完全沒有刺耳難聽的問題。與大空間內調整得不好的聲音相比,斗室內醇美的音質與音色反而令人沈醉。

此外,JBL喇叭高效率的特性,使得我即使在很小聲的重播下都能感受到到很多的細節。換句話說,JBL的單體很靈敏,即使輸入很低的功率,它都可以工作得很好。再者,JBL喇叭的精確性也在此表露無遺。在此,我要強調,它的精確性不只是表現在定位感上,更重要的是音色的正確以及整體音樂的精緻細膩感!我想,日本人在小空間中聽大套喇叭時,所享受的應該也是如此。尤其是精緻與細膩,那幾乎是日本人生活美學的一部份。

斗室內最好多點吸音與擴散,少些反射。

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如果反射音很多,將會造成頻率響應曲線的扭曲,過強的高頻反射以及中低頻駐波絕對會讓您無法安寧。因此,適當的運用擴散聲波的佈置、以及地板、側牆的吸音裝置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仝先生的斗室中,它在喇叭後牆安置了二次餘數擴散板,二側牆則裝上後窗簾布,地板鋪了一塊厚天津地毯,聆聽位置後牆有一個櫃子。這些佈置適量的吸收了反射音,而且也擴散了聲波。因此,以該房間的聲音特質而言,我認為它是好的。

請注意,如果您的空間很小,千萬不要在二側牆安置二次餘數擴散器,那樣將會增加從側牆來的反射音。在小空間中,二側牆一定要用吸音裝置而非擴散裝置。再者,小空間中如果聲音太衝、具有侵略性,喇叭後牆也必須做吸音或擴散處理。至於該吸音或該擴散?則完全依實際聆聽效果而定。我的意思是:如果裝擴散板之後仍然覺得侵略性太強,則應該改用吸音佈置;假若用了擴散板之後覺得聲音既不會太衝,活生感也不錯,那就可採用擴散板。

斗室內必須經營軟調空間

在小空間中,如果房間是鋼筋水泥的硬調子,即使使用的喇叭不大,也會產生強烈的中低頻駐波。此外,我也說過,中頻、高頻也會因為反射音過強而干擾了定位感。最嚴重的當然是讓您無法舒服的聽音樂。所以,雖然我們知道軟調子空間會吸收許多中頻與低頻,但在這麼小的空間中這種特性反而正面多於負面。我說過最簡單的軟調空間作法就是在水泥牆上再釘一層石膏板夾層,夾層裡不要忘了塞滿玻璃纖維棉。這樣一來,整個房間除了改為軟調子之外,還兼有更進一步的隔音效果。

仝先生的這個房間其實就是木板釘成,再加上有天花板以及木質地板,整個斗室可說是標準的軟調空間。因此,雖然他使用了那麼大的JBL 4344,不過我並沒有感受到什麼駐波的威脅與壓力。整套器材所表現出來的聲音是清楚而乾淨的。

正三角形擺位為斗室首選

雖說在那麼小的空間中幾乎無法講究喇叭擺位,不過,如果您使用的喇叭不像JBL 4344那麼大的話,還是有機會做喇叭擺位。在此,我建議您,在小空間中,最好的喇叭擺位就是「正三角形擺位法」。假若短邊太窄,您還可以加用「擺位八法」中的「長邊擺法」,讓二喇叭之間的間隔拉大。仝先生那裡由於房間的長邊二邊都有門,所以無法以長邊擺法行之。因此,我就坐在正三角形的位置上聽。在這樣的位置上,我可以聽到最多的細節以及最正確的樂器定位感。當然,層次感與深度感因為喇叭離後牆不到一公尺而受到限制。

斗室能有低頻延伸嗎?

這個問題的另一面其實是:在極小的空間內值得用大喇叭嗎?我們都知道,要再生真正的低頻,絕對於空間的長度有關(耳機以密閉空氣傳遞聲波,它是另一種情況)。如果我們以簡單的「聲音速度/波長」關係來計算,就會知道即使要完整的再生100Hz頻率,我們都需要有3.4公尺的長度(以音速每秒340公尺計)。就算聽到半波長好了,在3.4公尺長的空間中我們也僅可以聽到約50Hz的低頻。不過,不要以為50Hz不低,其實已經很低了。為什麼?因為正常的音樂中(古典與流行、爵士皆然),超過50Hz的機會已經不太多。所以,即使在那麼小的斗室中,您依然可以享受到正常音樂裡的幾乎所有低頻表現。

既然大約只能表現到50Hz,值得使用大體積、大口徑的喇叭嗎?在此我要澄清一個觀念:大體積、大口徑單體的喇叭主要並不是用來發出「更大的音量」,它更重要的任務是發出「更高品質的聲音」,無論是高頻、中頻或低頻皆然。因此,即使在仝先生那麼小的空間中;即使低頻被限制在50Hz左右,但是因為用了高素質的前級與後級、以及大口徑大體積的喇叭,低頻所表現出來的「質」就顯得更好。請注意,在斗室中,我們並不需要低頻的「量」。反而,追求低頻的「質」才是重點。

在仝先生家裡,我所聽到的低頻是乾淨的、清楚的、反應迅速的、輕鬆的。雖然受限空間,無法享受到很低沈的低頻延伸,但是整體的質卻非常好。或許,在您追求20Hz極低頻延伸不可得之餘,不妨回頭想想低頻延伸之外的美。

看到這裡,我想您應該更能體會出日本人在小空間中使用大型號角喇叭、或JBL喇叭所追求的是什麼?如果您只有一個像仝先生一樣的斗室,大可不必氣餒,大空間有大空間的壯闊,斗室也同樣能享受其發燒樂。問題的重點是:您如何認清現實,並利用現有的條件去創造出欣賞美好音樂的環境。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一 5月 27, 2002 12:11 pm

標  題:除了劉氏音響外?
發 表 人:blue97(blue97.tw)
發表時間:2001/10/27 11:22:54

感謝wilwaking2002轉貼了一些音響的文章,
不過我希望聽聽劉氏音響秘笈外,一些樂迷自己的說法。
他那套我早就試過,只是....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三 5月 29, 2002 10:02 am

標  題:嗨,今天去看了國際音響展
發 表 人:迦陵頻珈(fradakimo)
發表時間:2001/11/04 16:46:29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三 5月 29, 2002 10:04 am

標  題:Re:嗨,今天去看了國際音響展
發 表 人:遊唱詩人(steinway-d)
發表時間:2001/11/04 17:49:44

>※ 引述<迦陵頻珈(fradakimo)>之銘言:
>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文章Patrick 發表於 週三 5月 29, 2002 10:05 am

標  題:Re:嗨,今天去看了國際音響展
發 表 人:David(davidlee0123)
發表時間:2001/11/04 21:43:22

>※ 引述<遊唱詩人(steinway-d)>之銘言:
>>※ 引述<迦陵頻珈(fradakimo)>之銘言:
>>
Patrick
討論區版主
討論區版主
 
文章: 2259
註冊時間: 週三 12月 06, 2000 5:01 am


回到 新音樂、影音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