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K 寫:類似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06430.html中的一段:
2
檢測光碟的偏差值
如果您的光碟不支持精確流,也不是無藥可救。由於每一台光碟,都有其特定的偏移值,在讀取CD信號時可能產生非常非常小的資料偏移錯誤,假設你要光碟讀取第100000位的信號,而光碟確可能讀取到99999位的信號,利用采樣偏移(Sample Offset)技術,收集了幾百張一般的CD,在每張CD的特殊位置讀取了一些字元,建立了一個CD特徵庫,如果你也正好有這個版本的CD,你就可以使用他們,通過EAC進行比較,以得到你自己的光碟的特徵偏移,注意同一種CD可能有多種版本。
在光碟中放入一張CD,最好是廣為流傳的發燒級正版CD,因為EAC需要通過這張CD的索引進行資料查詢分析,給出一個偏差值。本例中使用的CD是Loreena McKennitt的The Book Of Secrets。選項表單 EAC/Drive Options
很多工具都提供Audio CD抓軌功能,但短歌行網站仍舊推薦使用Exact Audio Copy,Exact Audio Copy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精確捕捉音軌。很多人認為將CD捕捉為WAV文件這個程序是無損的,其實錯了。即使是用EAC 也不表示一定會是無損抓軌。
==> 這個偏差值就是小弟說的東西.. 正常 CD 寫入時因為可以容許一些偏差值才不會受寫入速度與CD轉速間的誤差的影響.
這些偏差值會影響 CD 資料流出的 timing , 類似 jitter ..
有人說燒錄的 CD 會比原版 CD 好, 就是因為原版 CD 製作時如果因為寫入速度與 CD 轉速不同步, 有許多偏差值... ( 就是說設備爛的意思) , CD 對 copy 時, 如果 PC buffer 夠大, 轉速精確, 會拿掉偏差值, 所以有燒錄過後的 CD 比原版 CD 好的狀況.
反之, 如果原版 CD 好聽是因為故意加入一些偏差值, 那狀況就反過來了..
這個理論是個發燒友同事跟我說的, 也不知道對不對 ...
有錯請 TMNEXT 大大不吝指教
指教不敢當,小弟就我所知的和大家討論一下,也許可以做為參考。
上面那篇文章當中有一些錯誤,原作者不太清楚 EAC 軟體中一些設定的確實意義。
精確流(accurate stream)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意思是說,由於當初 PHILIPS 制訂 Audio CD 規格的時候,
沒有要求 Audio CD 要有精確定址的能力,
所以 Audio CD 當中的定址(同步)資料只有存在 subcode 當中,
而當抓取音軌的時候,抽出來的 subcode 資料和 data 資料會被分開處理,
所以光碟機沒有辦法精確的判斷每個 sector 的開始位置。
當光碟機每次移動重新讀取接下來的資料的時候,
他沒有辦法精確的移動到要讀取的 sector 的開始位置,
可能會定位到前面一點的位置,這時候就會重複讀取前面已經讀過的幾個 sample,
或者移動到後面的位置,這時候就會漏掉少讀幾個 sample。
這個多讀或少讀的誤差並不大,但是在音樂上就會造成重複的跳音或者中斷的爆音。
而 CD-ROM 的規格每個 sector 的 header 都另外有同步碼,
所以 CD-ROM 只要看抽出來的 data 部分就可以知道定位,
所以沒有這個問題。
那麼當我們在抓音軌的時候,由於記憶體的限制,抓音軌的軟體每抓一部份,
就必須暫時停下來把已滿的暫存區的資料寫到硬碟裡面,
然後再控制光碟機移動到接下來的 sector,繼續抓後面的音軌,
這時候就會發生我們前面說的無法精確定位造成跳音或爆音的問題。
這個問題,光碟業界一直用一個名詞來稱呼,
稱為 jitter,但是其實這不是很恰當的稱呼,
因為很容易造成人們的混淆,原因我後面再說明。
總之其實這種讀取偏移的現象,用 offset 來稱呼會比較適宜。
如果光碟機支援精確流,代表這台光碟機具有硬體 jitter correction 的能力,
也就是這台光碟機的讀取定址雖然有一個 offset 偏移值,
但是這個 offset 值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還是可以經過修正之後找到正確的 sector 開頭,
而不會有跳音或爆音的現象。
那麼如果光碟機不具有精確流能力怎麼辦?這時候 EAC 會做軟體的 jitter corrcetion,
也就是每次讀取的時候往後多讀取幾個 sector 的資料暫存下來預備,
下次讀取的時候比對讀進來的資料,
譬如說連續 500 個 sample 和之前預備的資料完全一致,
找出資料一致的區塊,接下去的部分就是這次我們要讀的資料。
也就是說,先多讀一點然後做資料比對,找出一致的地方作為起始的定位點,
原理就是這麼簡單
而 EAC 另外的 offset 設定並不是用來挽救沒有精確流能力的光碟機,
(沒有精確流 EAC 會自己做軟體的 jitter correction)
而是光碟在一開始讀取的時候,會有一個 offset 偏移值,
也就是音軌的第一軌最前面的幾個 sample 會漏讀或多讀,
這裡的設定是偵測和修正光碟機的讀取/寫入偏移值,
譬如說少讀的,可以設定讓 EAC 在前面幾個 sample 自動補 0。
由於這個 offset 通常只有幾百個 sample,
佔 CD Audio 一秒鐘 44100 個 sample 的百分之幾,
也就是說,就算漏失,這個漏失不到百分之幾秒,
而且第一軌的最前面通常都是靜音,所以對於音質來說,是完全沒有影響的。
所以那篇文章當中主要的錯誤有
1. 如果沒有精確流能力,代表光碟機根本不會有固定的 offset 值,
也不可能藉由設定固定的 offset 值來校正
2. 沒有精確流的話,EAC 會自動用軟體的 jitter correction 校正,
校正的方法就是重複比對一致的部分找出起始點
3. EAC 當中 sample offset 偵測和設定,是用來處理第一軌最開頭的偏移值
我覺得 offset 的中文翻譯,用偏移值比較好,
這樣比較不會讓人產生誤會,用偏差值的話,
會讓人誤會是光碟當中有一些多餘的偏差的錯誤資料,
其實 offset 是指讀取時的定位偏移的現象
接下來我要說明前面提到的,為什麼把 offset 的現象稱為 jitter 容易造成人們的誤解和混淆。
因為在音訊的世界當中,有另一種現象也稱為 jitter,
那就是指 clock 在時間軸上的飄移,時鐘不精確,忽快忽慢的現象。
而我們一般常聽到的,音響設備的 jitter 問題,都是指這種時間軸上的飄移現象,
和抓音軌軟體所說的讀取偏移的 jitter correction 的 jitter,
指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由於同樣是音響相關的名詞,所以我們看到抓音軌軟體寫的 jitter correction,
就很容易誤以為指的就是一般所說的 jitter,
以為抓音軌也會有音響上的 jitter 問題,把兩種不同的問題混為一談。
其實時間軸上的 clock 問題,要從精確的時鐘產生器,
乾淨的時脈訊號傳輸路徑下手,才能解決。
靜態的軟體資料無所謂 clock 的問題,當然也不可能用軟體的方式解決。
時間軸上的 jitter 發生在,當我們把數位資料轉換成類比,
也就是 DAC 工作的那一瞬間,或者類比資料轉成數位,
也就是 ADC/DAC 工作時所使用的時鐘。
還有當我們把音訊資料混合時脈資訊,用線路傳送給下一個處理的電子裝置的時候,
傳輸過程中雜訊干擾時脈訊號產生的傳輸式 jitter。
時間軸上的 jitter 就發生在上述這兩種情況,
而存放在硬碟裡面的音訊資料,就音訊的角度來說,其實是無所謂 jitter 的問題的
瞭解了上述的說明之後,我們也就可以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Ryunosuke 寫:小弟一直相當疑惑,因為相同的資料,給相同的DAC與器材,聲音
應該是會一樣的吧(理論上..)
但是長看到座機--->DAC 就是比較好聽的文章,所以很不解
....還請高人指點......
因為我們一般外接 DAC,所使用的連接介面,通常都是用 SPDIF 或者 AES/EBU,
而這兩種傳輸介面由於設計的關係,很容易受到外界雜訊的干擾,
使得 SPDIF 和 AES/EBU 當中連同音訊資料一起傳送的 clock 訊號產生很大的 jitter,
也就是接收端 DAC 接收到的 source clock 有很大的 jitter,
而 DAC 要參考這個 clock 來還原類比訊號,
所以輸出的類比訊號會受到 jitter 的 modulation 產生雜訊和失真。
由於不同電腦音效裝置和座機的數位輸出晶片和電路設計不同,
使得來源的 clock jitter 也不同,產生的調變也不同,所以或多或少,
都會造成聲音的改變。
[quote="ET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