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談三國演義

生活體驗,心情故事,文化休閒,吃喝玩樂等話題分享。

[歷史]談三國演義

文章RogerShih 發表於 週五 8月 02, 2002 5:25 pm

在人家文章後面好像不太禮貌, 不好意思 :haha:



[color=green]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長朱大渭
·三國歷史的特點
三國的歷史從中平元年(184年)算起到晉滅吳(280年)共96年,從建安元年(196年)算起到晉滅吳共84年,從魏文帝代漢(220年)到晉滅吳共60年。
在這段歷史中,總的態勢是各路英雄在東漢帝國瓦解的廢墟上問鼎逐鹿,致力於新的統一,因而軍事鬥爭就成爲三國歷史的主線。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正是從文藝的角度描寫了這條主線。但是,三國的歷史要比這豐富得多。因爲,爲實現新的統一而出現的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只是三國歷史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魏、蜀、吳等各派政治力量爲實現統一的目的,又都在政治、經濟各方面奮發圖強,銳意革新。政治上,用人唯才,用法嚴明,賢能得用,政治清明;經濟上,輕徭薄賦,大興屯田,南方和邊區經濟得到開發。同時,在這種政治、經濟、軍事等各種鬥爭都相對活躍的歷史時期,各類人才有了更多的機會來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而形成了一種人才輩出、群星燦爛的局面。當時各方面的鬥爭是互相聯繫的,而人才問題又居於核心地位。爲實現統一,三國的君主都很重視人才,彼此之間的人才爭奪是相當激烈的。

曹魏地廣人衆,有人口440余萬,軍隊30余萬,重要謀臣20餘人,主要戰將30余人。孫吳次之,人口230余萬,軍隊20余萬,有重要謀臣10餘人,主要戰將20余人;劉蜀的力量最弱,人口90余萬,軍隊10余萬,有主要謀臣七八人,重要戰將十余人。

曹、劉、孫在人才政策方面取得的成功,無疑是促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同時期的其他競爭對手如袁紹、袁術、劉表、公孫贊、呂布等則由於在人才政策方面不如他們,甚或出現重大的用人失誤,因而很快就被歷史淘汰。

在魏、蜀、吳三國中,曹魏占地最廣、人口最多、經濟軍事實力最強,曹操本人也是第一流的領導人才,但是,曹操一生戎馬生涯30餘年,卻沒能實現統一,主要原因在於:東漢末年,戰亂頻繁,黃河流域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流亡,經濟衰落,而長江流域相對穩定,沒有受到太多的戰亂影響,加之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因而南方的經濟超過了北方,支撐著孫吳、劉蜀與北方的曹操對峙。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鼎立局面之後,經濟、軍事又出現了新的格局,北方經濟逐漸恢復,加上其他方面的優勢,北方的總體力量又超過了南方,因而,最後又由北方的晉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三國歷史何以獨具魅力?
三國歷史源遠流長,但唯獨三國的歷史被歷朝歷代的社會各個階層所津津樂道,爲什麽?我以爲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三國歷史的特殊魅力。三國的歷史,從時間上看,只有半個多世紀,比較集中;從政治格局來看,是三足鼎立,三者之間互相牽制,很富有戲劇色彩;從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輩出,群星燦爛,而且三國的君主都可稱明主,手下網羅了一大批傑出的文臣武將;從事功方面看,三國都是打著正統或維護正統的旗號,謀求剪除異已,實現新的統一。在很短的時間
頭像
RogerShih
論壇遊俠
論壇遊俠
 
文章: 5773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04, 2000 8:59 pm
來自: 中華民國的豬窩

回到 生活休閒哈拉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88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