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Dream_Reader 寫:Roger你漏了驅動器的內阻, 一個完美的耳機功率放大器輸出串聯電阻(輸出阻抗)應為零, 但是很難達成, 一般是透過負回受來降低輸出阻抗, 它的原理就是在輸出電流變大輸出壓降增加時, 回受量減少使電壓增益增加, 以彌補輸出電壓的損耗. 但是負回受還是有它的極限的, 那就是最大輸出擺幅其實是與負載阻抗相依的, 阻抗愈低輸出擺幅越小.
一般OP在無負回受的輸出阻抗都有數十歐母甚至有高達數百歐母
的產品, 所以直接拿來推耳機自然會有推動能力的問題. 其實音色與解析度跟這個參數也有相當大的關係, 另外一個重要的參數是靜態電流, 其實像EZ的耳擴就是一個低的無回受輸出阻抗跟高靜態電流, 所以在聲音上有相當好的表現.
skyboat 寫:oldhan 寫:Dream_Reader 寫:EZ 的耳擴就是一個低的無回受輸出阻抗跟高靜態電流, 所以在聲音上有相當好的表現.
看電路圖不是無整體負回授的電路?
否則我怎麼會放過它呢, 不過它的偏壓電路蠻特殊的.
它的"偏壓電路"曾有人問,小的也嘗試去答,而技術服務部的大人很客氣的未指出小的胡說,請您再斟酌並賜教。感恩啊!
http://www.govern.com.tw/ph/read.php?f=8&i=1775&t=1775
tomchiu 寫:Roger 兄,
小弟試著說說看。
您的分析是對的,不過少了一個重要指標,就是DR大人說的阻尼因數(damping factor)。這個東西是在討論擴大機推動圈式喇叭時的重要指標。您可以看看有信譽的擴大機大概都會標出來。下面一段是網路上抄來的:
「阻尼因數:要有良妤的阻尼因數,才能有效的控制喇叭單體的振動,單體會振動之外,而造成不相干的餘振,因而會產生反作用,形成電流進入音圈和擴大機內,影響聲音品質極大,所以阻尼因數一定要高。也就是擴大機內阻要小,才能有效的控制喇叭單體的運動,對聲音品質也有相當的好處。」阻尼因數就像是我們在舉啞鈴,同樣是10公斤,我舉起來手會搖搖晃晃,換個大力士來舉,就像拿繡花針一樣,一動也不動。在這裡阻尼因數是喇叭(或耳機)的阻抗除以擴大機輸出阻抗所得的值。所以擴大機輸出阻抗越低,阻尼因數越高,對喇叭控制力越好。尤其是喇叭阻抗變化大,一些怪獸級喇叭,到低音時阻抗只剩0.1ohm,那不僅是失真升高,還會燒擴大機呢!當然啦,您回去看看大帥寫的推好501,大帥「假設」阻尼因數不必太高,但是到底要多高,還是要再研究才是。基本上低是比較好啦!要不然只考慮功率問題,那些大擴大機接上幾百ohm的電阻再來接耳機,功率還是夠啊!
tomchiu 寫:輸出交連電容只要夠大,接不同的耳機低頻截止點也是可以很低的。它的問題在於大容量的電容不容易找到好品質的。
tomchiu 寫: 輸出變壓器和電源變壓器都是用感應得到電壓變化,所以你在電源變壓器次級加一負載,就產生電流。電流從哪來?當然是從市電來囉!市電作用在初級,感應到次級,想想能量不滅就對了。那輸出變壓器次級能量哪來?當然是初級來的。初級的能量哪來?嘿嘿,還是市電來的囉,就是你的power supply嘛。
tomchiu 寫: 至於輸出阻抗,要反過來想。比方初次級匝數比是10:1,那大家都會算,接上8 ohm阻抗時,初級圈的阻抗就是800 ohm。那如果初級圈接的是7000 ohm阻抗(譬如12au7),次級圈阻抗就成了7 ohm 啦!也就是輸出阻抗和訊號源內阻有關,輸入阻抗則和負載有關。那些抽頭是希望在負載阻抗不同時,保持相同的初級圈阻抗,使真空管的負載線保持一定。
tomchiu 寫:2. 輸出阻抗具有保護作用是否是正確的?還是一種較大輸出的器材一種變通的保護方式?
這個問題看不懂耶!是說輸出電阻嗎?
tomchiu 寫: 這個問題我會,答案是不能。op因為放大率極高,在計算增益過程中,我們可以刪掉分子分母的某些項,看起來就像是用電阻分壓而已,真空管則不然,最大增益只有到mu值而已,而且大多低很多,以12au7來說,mu值大概20左右,所以在算增益時,分子分母的各項都不能刪除,要乖乖的算。至於增益的算法,嘿嘿,書上有寫啦,反正用輸出電壓除以輸入電壓就對了啦!
tomchiu 寫:這題我也會,不用變壓器的最大原因是:貴!除了抽頭多的問題,最重要是買不到現成小功率高品質的輸出變壓器,做出來的機器品質不夠高。
tomchiu 寫:多管併聯還為了輸出電流。
tomchiu 寫: 說的差不多了,但是小弟還有一點意見不吐不快,Roger兄這個主題是耳機好不好推的討論,誠如Roger兄所言,推的動不一定推的好,調音和搭配更重要。但是這個說法已經離題了,調音和搭配不是好不好推的問題。而且我要虧Roger 兄一下,你雖然這麼說,通篇的論點還是在推的動推不動嘛。因為只考慮到推的動推不動,功率成了唯一指標,也就是效率低的要大點的功率,所以難推?但是只要功率輸出夠大,不就沒有麼好推難推的問題了?大家當然知道這樣講法好像......,可是在整個50幾篇post中,除了DR大人提到的DF外,真的只在講功率呀!(題外話:以DX出的耳擴,輸出擺幅正負12V,輸出電流高達100ma以上,他吳老闆當然說連501都推的動了,240當然推的動,他是著眼於一般用op做成的耳擴,輸出雖然有12V,但電流能力只有20ma,遇到低阻抗耳機,可能擺幅就無法達到所需,也就是達到所需功率,他的說法一點也沒錯。
tomchiu 寫:Roger 兄則是說,icute 雖然有40ma的能力,但擺幅不夠,所以雖然推的動501,卻推不動240,這樣說法也沒錯,因為無法提供足夠的功率。所以到底錯在哪,錯在參考點不同啦!我個人覺得吳老闆回答Roger兄的post態度真的不錯啦,你可以再回去看看。)從阻尼因數的觀點來看,低阻抗耳機比較難搞喔!在喇叭的世界裡,阻抗變化很大的喇叭才難推。當然如果大帥的「假設」沒錯,那所有的耳機: 都很好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tomchiu 寫:Roger 兄,
您說的是,不過玩音響的人,從來不講浪費的,不是嗎?所以浪費的問題是不存在的,只有推的好不好而已。至於串電阻的目的是類似限流電阻,免得一不小心燒了耳機。
tomchiu 寫: 在這裡高頻比較是受材質的影響,容量比較不是考慮重點。
tomchiu 寫: 電流當然是真空管供應的,但是真空管的電流哪裡來呢?不是市電來的嗎?市電加熱燈絲,電子吸收能量跳出去,屏級電壓把電子加速,產生電(子)流,這些都是能量,都是市電來的啦!
tomchiu 寫: 小的不是Dx的打手,不必替它說話,講音效卡的一堆說法,絕對是錯的,Roger兄說的才對。我想說的是,Roger兄上面說的話才是真正的重點,我只是對標題有意見而已啦!改成耳機功率需求的探討可能比較好,個人胡言而已。
tomchiu 寫:Roger 兄,
重點出來了,不是功率的問題,因為功率還足夠啊!為什麼會吃掉細節?在這個地方,我認為阻尼因數太低是重要因素。為了保護而犧牲音質,這是廠製機不得不做的事,因為不知道消費者如何使用機器。所以自己裝時,大多數的保護可以去掉,因為是自己用的嘛,自己保護最實在。從這一個觀點來看,自己裝比廠機有機會出現好聲。不過這機器就只能自己用,千萬別給女朋友,太太,小孩,爸媽使用,不然會發生慘案喔。
tomchiu 寫: 不太懂您的意思耶,以陰極接地有陰極電容的單管放大來說,屏極電阻改變增益就改變啦!至於輸出擺幅,還是一樣,和負載的阻抗有關,負載阻抗低,要的電流多,擺幅就高不起來呀!您說的妥協指的是?
tomchiu 寫:Roger 兄:
阻抗匹配的原理是阻抗相同時可以的到最大能量轉移。所以輸出變壓器的初級阻抗和真空管內阻相同時能量可以全部轉移,但是此時失真的程度不一定是最低的,所以在經驗上選擇內阻的兩倍為初級阻抗可得到不錯的能量轉移和較低的失真,並不是你說的變壓器輸入阻抗高過真空管的內阻很多。
tomchiu 寫:真空管內阻雖高,若用陰極隨偶的接法,輸出阻抗約等於1/gm,以6DJ8為例,gm為12.5mS,算出來的輸出阻抗也不過80 ohm,推高阻耳機沒有你說的問題喔。
tomchiu 寫:您這說差啦,耳擴不一定要多管並聯,現在有名的OTL管機,都是拿來推喇叭的!像Transcendent公司出的還有專利呢!
http://www.transcendentsound.com/
tomchiu 寫:Roger 兄,
等了好久,還是沒有人願意回應,小的只好再胡說一通。
您在這裡有一個邏輯上的問題,一般在說阻抗匹配時,訊號源內阻就已經定下來了。比如說您選了12au7做放大管,工作點也已經定下來,那內阻就已經定下來了呀!所以討論的是負載阻抗和內阻的匹配問題,真空管內阻是定值啦!再來是阻抗匹配的原理,我找到一個中文說明,可惜已經年久失修或是消失了,只剩下google的cache中還有,還是把他貼上,再附上一個英文的,可以把公式放入中文的空白處便可,希望看的明白。
http://content.edu.tw/vocation/control/ ... nh/6/5.htm
http://216.239.37.100/search?q=cache:L- ... W&ie=UTF-8
http://www.ece.msstate.edu/~hagler/ece3 ... xpower.htm
tomchiu 寫:這Transcendent管機可是純管機喔!而且它除了多管併聯外,還有一個結構你一直沒有提到的,就是推挽輸出。推挽輸出也可以提高輸出功率和電流,至於輸出阻抗,看他工作狀況,如果是A類,則輸出阻抗等於兩管併聯,若是B類,則和單管相同(這裡是說兩管推挽)。OTL多管併聯推挽輸出,可以說是管機技術的頂點,希望擺脫輸出變壓器的束縛,達到更高的傳真度。可惜他出現的晚,電晶體出現了,最要命的是pnp晶體的出現,省去反相級,江山就此易手,徒留後世不勝欷噓......,喔,對不起,失態!九零年代以後,管機有復興的趨勢,但是多是皮毛而已,為管機尋求新生,先要徹底瞭解,才能創造新遒,這樣的人真如鳳毛麟爪,本地大概只有我們的大帥能堪重任吧!大多數人是一生寧為古人欺,家有蔽帚,享之千金,徒留人笑......,對不起,又掉書包了。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MorrissLom 和 43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