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hifi音響聲音量感平衡 -兼回“團團圓圓”先生

家用音響系統, 訊源、音響、家庭劇院、音響觀念等音響系統討論專區。

探討hifi音響聲音量感平衡 -兼回“團團圓圓”先生

文章LAONIU 發表於 週二 3月 31, 2009 11:11 am

音響聲音在全頻範圍的量感平衡,是評價音響系統一個重要聽感評價指標。如果從hifi的角度去評價,音響系統的聲音量感不平衡,對於這
系統的調音是否正確,應該是一票否決。音響只有在聲音量感平衡後,才能夠比較正確的出現和評價其他指標。如聲音的音質、音色、厚度、
結像力,密度、重量感、通透等等。
音響聲音的厚度,是量感平衡評價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音響的其他聽感評價指標,如高低頻延伸, 細節、解析力等都比較容易表述和
分辨,聲音的厚度有一個比較寬的範圍,對於一個特定的樂器、人聲聲音的厚度在這個範圍中的一個點上,音響出聲音的厚度在這個點上,才
是正確的。薄一點,厚一點,就不是這個樂器、人聲了。再加上大多數發燒友當然包括我了,對錄音的樂器和人聲不熟悉,正確調整音響系統
以符合錄音原聲的厚度,是比較難的事情。hifi音響追求的是高度保真,如果聲音偏薄,只從聽感講,是比較容易接受的。聲音會不會比原聲
偏厚、量感偏大呢,是不會偏厚的。音響有一個特點,音響聲音的量感比錄音軟體給的逐漸多了,聲音會有逐漸從緊到硬的變化,這樣的聲音
不好聽,很容易辨別出來。音響聲音的量感比錄音軟體給的少了,音響聲音會有逐漸從軟到虛的變化,這樣的聲音不大容易辨別。有的發燒友
喜歡軟一點的聲音。這要尊重個人的喜好,但不能算是hifi。
如何正確判斷音響聲音的中頻厚度呢,我們對原來的樂器、人聲不熟悉。很難說得準確。有一個錄音師要工作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張碟,這
張碟是他老婆的聲音,以這張碟為准正確錄音,中頻、低高頻的聲音的厚度是比較正確了,但也很難保證其他頻段聲音的量感正確。我認為,
這個錄音師還是敬業的。
一般情況下,音響聲音 六個頻段的中值頻點聲音的厚度比較正確了,全頻聲音的量感平衡也就算不錯了。
更力劉先生說,“音響系統正確調音,如果能從各個頻段聲音量感從偏緊位置回一點,這樣的聲音量感平衡,就和錄音師的原創差不了多少
。”這個道理說的是音響的一個特點,可以用來做選購音響器材、線材的參考,周邊搭配相同條件,其他聽感指標相差不大,全頻聲音厚的要
比薄的好。音響系統的評價也是這樣。要注意的是,聲音偏緊的感覺像量感不夠,聲音偏松的的感覺像厚度不錯。
炎黃第一鼓第二首樂曲是鑔,開頭幾秒鐘的聲音對中頻的量感比較敏感,量感少了一點,鑔的頻譜中低頻少了,聲音會散。“伶歌”這張碟
是國內錄的少見的好碟,錄音的分析力非常好。第三首伴奏的大提琴聲音,對中頻的量感也比較敏感,中頻量感有一點偏差,琴箱和琴弦聲音
量感的比例就有變化。碟介紹大提琴聲音是“深沉婉轉”,“深沉”是大提琴琴箱聲音的充份,“婉轉”是音樂家對樂曲的理解和表現。倒是
發燒友最熟悉的人聲的厚薄不能比較正確的說是不是。
還是老話題,音響系統正確調音,基礎是功放和音箱的參數正確搭配,關鍵是音響線材。
有不對的地方,請發燒友指教。
LAONIU
SR40
SR40
 
文章: 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7, 2008 9:35 am

Re: 探討hifi音響聲音量感平衡 -兼回“團團圓圓”先生

文章lfc555 發表於 週二 3月 31, 2009 4:23 pm

:)

大佬

這部分 HI END 求真了

有電走過的

會接觸聲音的 全部都要考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
尊重聲音 專心聽音樂吧 :D
A 幫主 老早就有指示. 一天到晚換器材的人不是玩音響. 只是被音響玩 !!
頭像
lfc555
SR60
SR60
 
文章: 133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22, 2006 9:49 am
來自: 台北


回到 音響系統討論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04 位訪客